贵人三、六、九



 

贵人三、六、九

(戴欣明散文)

 

 

作者:戴欣明  2005年10月杭州

 

作者按:现在我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您是我的贵人,我一定要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您的帮助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我说:“不用客气,我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中成长的,其实很多人在帮助我的时候并不求回报,有些成了我的贵人,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我帮助你是举手之劳,或者说也是对那些帮助了我,而不求回报的贵人的感谢!”

 

贵人三、六、九是我一直研究的一个人文特征,就是说一个人一生要想成就一些事情,那么在你的人生道路上要有一些贵人的帮助,成大事者必须要有九个贵人以上。很多人认为我在某个方面也是成功的,的确,到我成功的时候,我发现那天我的贵人开始突破了九个……

 

戴欣明

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感言

贵人三、六、九

我的贵人;我的大学老师

作者:戴欣明  2005年10月杭州

 

孟德安,我的大学老师,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记。他是我的恩人!八十年代,一个春、夏之交的季节。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市)派他和另一位老师陈老师带队去吉林市招收大学生。

 

那是个杨柳飞扬的日子,大街小巷似乎都能看见身背画夹的考生,因为那是这些人的大日子。

 

很多街道上种满了梨树,梨花开放着,被夹着席席暖意的风轻浮着,不时有些叶子飘下来。偶尔有女孩子拾起花瓣,嗅者。鲜嫩的脸蛋被衬托得分外摇曳。那时街上没有多少部汽车,不象现在那样车水马龙。街上流动着植物的生鲜味道。你也能感受到街上的安静气氛。翼动的是我那颗跳动的心!

 

这年的春天来的很快,是我至打记事以来最盼望的,因为那是决定我命运的春天。

 

东北,历来就是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会给你以不同的感受。在冬季时我是那样的盼望春天的来临,我好能更多地去郊野去写生。冬天对于我们这些要经常去户外写生的人来讲太辛苦了,因为画一幅风景画要在户外站上一两个小时,那可是零20多度的严寒。

 

说孟德安老师是我的恩人,是因为在哪个时代如果你不是哪个在位(报考的大学)老师的学生,上艺术类大学几乎是没有希望的。这也是我上大学3年后知道的。

 

在孟老师去吉林市招生时,我们彼此都不认识。我当然也就不可能是他的学生了。但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他的学生。

 

我敢说,我当时的绘画水平完全可以傲视群雄。当时圈内流行的一句话是:“你赶紧上去吧(考上大学),你不上去,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我的风格、我的水平、我那满不在乎的“艺术家气质”(孟德安老师在1993年对一行人的解释。1993年,那年我专程在长春邀请了一些人物聚会,但是众星捧月的是孟德安老师,这时他才意识到我是他的贵人……)。这都映入了孟老师的眼帘。而另一名招考老师(如今这位老师已经不在了,他去在他喜欢的江南水乡。)非要把我从术科的合格者中拿下,孟老师无论如何都坚持让我要上来,以至于别的老师以为我是他的学生。其实,别的老师“误以为”我是他的学生。

 

大家都知道,艺术的评价标准是很难衡量的,这是人所共知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尤其那时我还是一个普通考生,想“灭掉”你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孟老师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老师,爱才。他有意无意的帮助了我,却不让我知道。直到有一天,大三时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雨拍打着窗户。对于东北人来讲那可是一个喝酒的好天。这时,我正在东北师范大学三舍303寝室靠门的上铺上看着柏拉图的书。隐隐约约我听到一帮同学在另一寝室喝多了并在谈论着,后来涉及到了我。我感觉到说的和我上学有关的事情,可是又听不清楚。后来我的同房孟庆凯喘着酒气从那个房间回来告诉我:“如果没有孟老师,你非常有可能上不了咱们大学,我们也成不了同学!方才大家就是在讲你。”

 

“怎么回事?”我疑惑的问。我的这位同学同孟老师是“哥们加老师”的关系。

 

“他们喝多了,为了说自己完全靠实力上来的而比起来。谁也不服谁,可是一个个都被对方说穿。” 孟庆凯说。“后来我插话说,你们谁也不要说了,我告诉你们咱班只有一个人不是哪个老师的学生,这个人就是戴欣明。”大家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人提出疑义。这场争论也就到此结束,以后也再也没有人提这件事了。

 

至此,我知道孟德安老师充当了我的贵人;其实就是我的贵人。这也是一个人在一生中要遇到的六个贵人之一。 (六个贵人:风水讲法,也不可全信。但是,却有一定道理。三、六、九取中。做小事者为三,做大事者为九。)

 

当然,我的同学当中比我强的很多,只不过为了保险(能上艺术类大学),加上他们绝大部分是长春本地的,不知多少年之前就自然不自然地和那些老师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是这些在位老师的学生。当然那也是我想要的。

 

我在上大学之前去过东北师范大学一次,是上大学前一年的五月。现在记不清是为什么去的。只是知道大门(上大学后才知道,那实际是侧门)被高大的梧桐树遮盖着。随便叫一棵树都有近4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因为那些树都是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时种的。学校的很多建筑也是哪个时代的“产品”。进入大门你有如进入深林一样。哪天中午阳光特别明媚,光线透过大大的、绿绿的叶子,照得枝叶的层次特别分明。滴滴阳光穿过叶与叶之间的缝隙射在柏油路上,并在我的脚下移动着,仿佛在跳着舞。我小心奕奕地走着,生怕踩痛了他们……我向上望去,绚目的阳光让我争不开眼睛。眼睛的闭合也是白与红(由于光线太强,透过眼皮的肉看到的是红色)的交替过程,真让我以为通过叶子就是我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的美好天堂(文革哪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宣传还在影响着大家: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天天是阴天,道路泥泞;社会主义国家阳光灿烂;共产主义时,只有晴天。之所以下雨,因为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现在想起来都好笑)。大门内外,学生出出进进,有说有笑,让我羡慕不已。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大学生胸前的校徽更是吸引着我的目光,以至于把门的老大爷看着我的同时,露出诡异的微笑。当时的此情此景真让我有点头晕目眩。但是此一行没有攀上任何老师。

 

现在,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为我有艺术的功底感到自豪。这也是我的管理的特色之一,是很多人不能同我类比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学者,细致的观察至关重要。这对于一个懂艺术的人却轻而一举。我的特色之一就是把艺术应用到管理当中,形成我特有的管理艺术。再有就是对各类人的了解。通常一般管理者是不能对艺术的人了解以及实施管理的。但是,你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同艺术有关?比如服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

 

你想要惬意的生活,艺术会要求与你同行!

 

 

 

 

 

戴欣明2005年10月原创于杭州西湖边上。

杭州西湖之美让我浮想联翩!

 

 

 

 

(戴欣明在西湖边上学跳舞)

 

 

(杭州西湖边上跳舞的人群)

 

 

(在望湖宾馆早餐)

 

(杭州西湖边上)

 

 

 

 

 

秦刚、惠冰、戴欣明
2007年10月28日,戴欣明与东北师范大学校友惠冰,好友秦刚会面于深圳青藤茶社。

 

 

 

 

 

(秦刚、惠冰、戴欣明)

 

 

 

 

 

(青藤茶社的安静惬意)

 

 

(南开大学博士:惠冰)

 

(雅颂(中国)战略传播机构董事长:秦刚)

 

 

(秦刚、戴欣明、惠冰就一些哲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雅颂(中国)战略传播机构董事长,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学者:秦刚;南开大学博士,政治学学者:惠冰;人文地产权威专家、社会学家:戴欣明)

 

(秦刚、惠冰、戴欣明在青藤茶社关公神台前)

 

 

 

我们每一个人

心中都有一个太阳! 

 
 

(广东番禺百万葵花园)

 

(贵人有的时候就是太阳,让葵花找到成长方向)

 

 

 

 

(蜜蜂就会来采蜜,相得益彰)

 

(婀娜多姿)

 

心情也会像花一样!  

 

 

 

 

 

 

 

 

 

 

 

 

(花朵展现她的魅力不在与花的多寡)

 

 

 

 

(看到樱花总有那种喷发的感觉,或许也预示你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这张图有好长一段时间作我的电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