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年底,离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日子越近,有关纠纷也越多。
前不久,生产电梯的奥的斯公司再生一起劳资纠纷,即所谓的“全总调查奥的斯广州拟降员工6成工资事件”。据称,为提高生产基地一线员工的生产效率,该公司决定明年起将员工基本工资降至原先工资标准的四成,引入计件工资、绩效工资部分,并要求员工在原合同到期前接受此公司意向。这一举措引发了该公司一线员工的抗议。
近日遇到一位刚出差采访归来的记者同行,听她讲了讲采访广州奥的斯劳资纠纷的过程,虽不是亲历,但感触很多。
奥的斯工资改革的三点疑问
第一,“降薪60%”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奥的斯改革后,员工的基本工资部分降至原先标准的四成,但员工的总工资额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如采访的奥的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宣姝所言:“员工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能拿四成工资,只要你干了一件,就有一件的计件工资。”
其实,从事件报道的新闻中就能看出这样的工资改革思路,但抗议的员工更强调了“基本工资降至原先工资标准的四成”,于是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降薪60%”事件。实质上,一次企业内部的工作制度及取酬制度的改革被联想到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风波之中,据宣女士称,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多劳多得,从而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彻底打破“大锅饭”制约生产率的尴尬局面。
第二,强迫加班,变相降薪?“但也有些人提出,奥的斯的工资方案改革,其实就是让员工必须长时间加班才能拿到原先水准的工资,这是不是一种变相降薪呢?”针对这个记者的疑问,宣姝解释称,计件定额是在五天八小时工时制度下制定的,节假日和有薪假期享受全额工资,超额工作部分按1.5-2倍发放工资,在法定假期的工作是按照3倍工资计算。为了解除员工在这方面的疑虑,奥的斯在新方案正式实施的前六个月,计时和计件两种计算方法双轨并行,取高计发给员工。
第三,强制执行?据上海某劳动法方面律师称:“100多名员工集体表达抗议,至少说明该公司在工资结构改革前未征求到大多数员工的同意。”奥的斯此次的工资改革是否也是一次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一次“突击任务”呢?事实上,自2007年3月份以来,广州奥的斯开始就工资改革制度方案向员工征询意见,通过员工大会、生产、管理层会议等方式,讨论现行工资制度的弊端及薪资改革的必要性。“层层传达,反复讨论,甚至试行。但是只要是改革,总会有人反对。”宣姝如此说到,然而在公开的报道中这方面的内容似乎比较少见。
目前,奥的斯员工抗议一事已经有了最新的进展,一度停工的生产线已全面恢复生产,总计涉及这次改革的123名一线员工,其中115人已经签署计件意向书。可见经过深入沟通,大部分的员工都理解了这次工资改革的初衷,也同意计件制度,不同意的是少数。广州奥的斯工会方面也表示,将委托专业人士重新测算计件单价,坚决维护员工利益不受侵害。
IT“狼文化”及外企大锅饭
奥的斯一事,引发了我关于IT文化及外企改革的一些联想及思考。外企大锅饭好吃、很香到说法早己有之,与之相关的标签还有“各司其职、高工资低效率、劫富济贫、奖懒罚勤”等等,一些有想法的、不安于现状的人,在进了外企之后,就是因为所谓的外企大锅饭而选择了离开。但另一面,外企大锅饭一词上也有“仁慈”、“人性化”的标签,国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欧、北欧的高福利社会。
但我以为,外企大锅饭要不要改革,还要看社会发展阶段,还要看整个生态环境。举个例子来说,像奥的斯原来的“大锅饭”体制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恐怕已经是“恐龙”了,就连IT行业的外企也不像其他行业的外企那么舒服,不仅绩效考核体系早己实施,就连“末位淘汰制”也屡见不鲜。然而,IT行业过度竞争的生态环境也同样引发了很多的抱怨和思考,“IT民工”、“朝不夕保”,这些词大家都不陌生吧。
一位在IT行业做了多年的甚至颇有些积蓄的朋友最近热衷于股市,他这样谋划他的未来:“除了不动产外,通过炒股,我要尽快实现700万的目标,然后退休,我和夫人、孩子每年就吃这700万的利息,我算过,大概有40万,足够了。”他的夫人也在IT行业,前不久刚面临着一次裁员危机,好在留下来了。“我总有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得尽快谋好后路。”其实,这样的感觉是当下所有人的感受,只不过,身处IT行业,感受来得更深刻罢了。但问题在于,每年有40万的利息可吃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吗?没人轻易回答得出来。
IT行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初步发展阶段,“狼文化”是否还有效,仁慈的“羊文化”在IT业是否可行,这些都值得思考。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转型期,IT行业发展得越快,面临的进一步调整其实也越多。而其他行业,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也将同样面对IT行业曾经面对的问题,奥的斯这次工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无论IT业,还是制造业,都是那句话:“世易时移,变法异矣”。
需要智慧的管理和法制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讲过一个关于制度变革的故事,很有意思。当年大英帝国为了开发澳洲,由政府雇佣船主将大批犯人从英国运到澳洲。开始时英国政府按照登船人数付钱,结果船主拼命往船里塞人,最终造成生存环境恶化,犯人在途中大量死亡,重现了过去黑奴惨痛的命运。后来英国政府想到一招,按到达澳洲时下船的人数付钱,并依据犯人的健康状况给予奖金。结果立竿见影,船主竭力改善船上的生活环境,把保证到岸人头数放在了首位。
在这个故事中,其实只是简单地变革了一下付款方式,一个离岸人数、一个到岸人数,其结果就差别如此之大,英国政府付的钱差别只在毫厘之间,仅仅是支付制度上的小小调整,可见制度创新意义重大。正如哈耶克所说,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变革、管理的智慧和魅力也就在此吧。
还是说外企大锅饭,自上个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来,这些老牌公司不仅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的开放、引资和高增长的历史。现在,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剧烈,跨国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同样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大锅饭带来的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这种现象较之国企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就像我前面所言,当中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设法改进或替换这种现状,为优势能力的资源组合提供条件。
事实上,保持陈旧不变的体制,遵循大锅饭的吃饭方式,最终损失的不仅是企业,也损失了员工的利益。其实,劳资博弈的最终目的还是多方平衡与共赢,智慧的管理办法,智慧的法制才能推动社会的有效前进。
据悉,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改革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专家的高度重视。在国企改革之后,或许下一轮跨国公司的大面积改革浪潮将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