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半月前,我查过我在价值中国的股份变化,发现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新注册专栏作者的参与,以前作者获得的股份已经无可避免地被缩水了。
在一些栏目上设置了每日最多发表上限,另外一些栏目因为基数很大,因此,权重下降到无法对整体起到显著影响。而另外有几个栏目,没有设置发表上限,大可以通过多发而起到一枝独秀的作用,但是,随着大家的参与与基数的快速上升,这些栏目对于整体的贡献也在快速减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股份激励只对新来作者有效,而对于老股东而言,是反向激励。我猜想,一些老作者逐渐对股份的流失产生无所谓心理,并将参与的热情和重要性打了折扣,加之工作本来就忙,因此疏于露面了。而新作者,正在体会每日股份不断上升的好奇之中,还可以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热情。这个系统有个好处就是总能给新来者带来希望,而老人们多半也逐渐对此渐渐不在上心,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于不同时期加入的人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那么对于价值中国而言,最重要地是衡量得失,以及加总的激励效果的变化情况。只要加总激励效果不降,那么这个激励机制就是比较理想的。
好在对于老作者也许还有其他的补偿方式,比如我个人而言,对于每天股份以几千的速度流失,也渐渐不以为意了,但每天看到点击量能增加三四千,还是挺高兴的,也许,我对价值中国我的博客的经营动力也主要来源于这个激励因素了。
今天记下对于价值中国动态股票系统激励作用的看法,积累以做日后论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