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铉认为,其清官文化,也有大量的糟粕.这样的糟粕,实际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这种想法一直都模模糊糊,不敢断言。清铉从小就深受伦理与道德的影响,喜欢历史,喜欢研究人性。发现人类的进步史,都与思想与意识有关。而这几日,这方面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
    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本分,但如果本分的东西,带有历史条件下的东西,传承下来的时候,对于后人,有时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当一个人选择了什么东西,但是却与人性有所冲突时,那一定是值得仔细考量的。
    就清铉研究,老百姓推崇的所谓清官,都有两个非常醒目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有理想、有追求。第二个特点,就是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变通能力。
    就第二个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来自老百姓的得寸进尺的普通心理。因为需要迎合这样的心理,顽固的理想主义者,最后牺牲了人性的基本需求。导致清官不得不以穷为美,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很难洞察到所谓清官的思路历程了。但当我们以人性的观点来分析每一个人的生命时,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难以让大众看到的东西。
   其实,我们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矛盾,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鲁迅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矛盾体,如果把历史回放数百年,这几百年来,有类似思想苦楚的人简直是多如牛毛。可惜,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到,做人本分中,他们坚持的东西中,具有绝对的糟粕,具有需要改观的地方。鲁迅先生在临时的时候,曾经给自己儿子说:如果有人劝解你做一个老实本分的人,那千万要远离他。我想鲁迅先生是较少能看透人生真谛的极少数人之一吧。
   清官文化,核心是尚“廉”,是一种拘束。而真正应该推崇的,是应该尚“职业”,应该是一个约束,而不是拘束。
   尚廉,因为是提倡拘束,所以,其结果,只能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而尚“职业化”才是真正可以改变我们希望中的改变,也才真正能促进人类与我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