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常讲境随心转,心能转境。但这句话呢,也要靠修行,证悟的,不是一个心理安慰。心,也有几个层次,感觉觉受,心理状态,心理执著,真心实意,等等,乃至于都对应了修行上所说的,六七八识,与前五识。这句话的意思呢,有几个层次,并不是随便就能境随心转,心能转境的。
第一个层次,是心理安慰剂。人有求不得的,感觉痛苦了,看啥都不对,都不顺眼,但又没办法改变。于是就寻求一个“境随心转”,就放低要求,强调低调啊,淡定啊,眼不见为净啊,用这个词来自己安慰自己。境随心转,也就成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作麻醉剂,心理安慰剂了。实质上,境并没转,心也没有真正转。
第二个层次,是承认现实是自心的显现。我们遇到不如意的,烦恼啊,疾病痛苦灾难啊,这都是我们宿世或以前,有过这个恶心,才遇到这个境,你没这个恶心,就不会遇到也不会陷身于这个困境里。你的福报啊,有钱没钱啊,爱情是否如意啊,也是你过去所种福德善根成熟后的外在的化现。你的灾难痛苦,也是你过去所种恶业果报成熟后的外在显现。你不接受这个境,总是埋怨啊,嗔恨啊,甚至对抗啊,报复啊,这就更增加罪业,或者对当前的幸福啊,欲望啊,表现为贪执啊,沉迷啊,都会为后来种下痛苦的种子。这就是你的“心”不对,心有罪恶,境就会来回报给你了。你能认识到这点,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你就自然而然,能够坦然面对,承认现实,心甘情愿的接受现实,那么,你就平衡了,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困境了,而会觉得这是一个消除恶业的境缘了,这是一个层次的心能转境,境随心转。这里所指的心,主要的,还是指思想意识之心,是表层的意识,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在这个层次,是转了心,还没达到转变外境的程度。
第三个层次,是修行达到一定程度后,自己周围的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变化。自己的业障消除得比较好了,福报也呈现了,各种生活工作、人际环境也转好了,疾病痛苦也转好了,有的人甚至想啥来啥了。这呢,主要是修行,消除了业障,转化了恶因果,增上了善因缘,这就是修行后实现了心的转变,行的转变,因果业缘的转变,境随心转了,心能转境了!这个转境,是转变了自己的因果业缘,当然最先是心在转变,然后修行啊,行为啊,转变了,才转了境的。这是修行要达到的基本层次,消业障,增福报,转心从而转变周围的环境。
第四个层次,就是通过修行,有一定的智慧与能力,能生起妙用。比如能治病啊,加持啊,超度啊,乃至达到一定的神通层次,能变化一切啊。这是进一个层次的心能转境,他能生起无限妙用。
心物是一元的,心念是有能量的,有其物质、能量、意识的特征属性的。我们所说的心,通常指的意识层面,其实,外在的事物,也是心所化现的啊,这些物质,如心念,根本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是表相上的不同。都是由我们过去心念生出来的果报境界!你经常想着什么,外在的就给你呈现什么。你经常想着好事,就会生到好的地方,善的地方,你经常琢磨做坏事,就生到坏的地方,受折磨。我们现在周边的境遇,是我们过去所思所行的果报啊,是这样生出来的。那个人老念佛生往西方后,他就遇不到这些大地震,就算生到地球上来,他也不会在日本发生大地震时被震死了,因为他的心中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指本体的,本来的,识呢,是我们后来的,可以用来转这个现量境的东西。转心,先从识上转变,转变得怎么样,这个结果就落在心上。
心能够影响外在环境,心念对外在,对内在,都有影响,善念起善业,恶念生恶果。不断的修行,转心转念,转身口意,就能够转境。只要心中有痛苦,就一定是有恶业,恶心没有消除的。心转境,从根本上讲要从心上来转,而不要老指望外在的力量来转,靠外在环境的转变当然也有可能的,但那都有既定的因素。比如有的人一段痛苦后,运气转变了,这是他过去的业苦受过了,福德善根因缘成熟后,福报呈现了,这也是靠以前的“心”所呈现的境。但运气有时无法捉摸,而且过去的业缘善恶是过去已经定了的。而我们现在的心思言行,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因此,心转境,从根本上讲要从心上来转,从当下的心与行上来转,而不要老指望靠运气。
20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