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书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求是》杂志发表的《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 促进重庆更好更快发展》值得一读。文章归纳起来有三方面内容:
一、重庆的目标与实际情况。重庆发展“314”的总体部署是:“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懈奋斗”,要求我们“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重庆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重庆“小马拉大车”、城市带动力不强的问题。从重庆的城乡现状看,城镇和二、三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不强,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立足特殊市情加强城乡统筹,必须抓住城市辐射带动力太弱这个“症结”,坚持把“三农”和库区问题作为统筹的着眼点,把发展城镇和二、三产业作为统筹的着力点,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做大做强产业体系,快速提升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尽快形成“大马”拉“大车”的新局面,为从根本上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造条件。
二、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一圈两翼”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
三、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体制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开拓性的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针对重点难点,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突破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障碍,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治国理政,要有好的战略思路、理念、政策、措施,汪洋到重庆任职不到两年,已看出他一系列创新思路: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关键是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主要包括:(1)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限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公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公平的发展机会,迁徙自由、就业自由、投资自由等等.
(2)建立评价城乡良性互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状况新的指标体系。除借鉴国际上的计算方法外,应充分考虑我国城乡之间的购买力分布、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市场需求平衡以及二元结构的动态发展,制定有利于加速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
(3)统一城乡税收标准,减轻农民税收负担;
(4)统一城乡贷款利息,增加针对农村的贷款资源
(5)统一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让农民有病不敢进医院成为历史;
(6)统一城乡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保证教育均衡发展;
(7)统一城乡户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8)统一就业制度,彻底开放城市劳力市场,在工资待遇上逐渐拉平城乡差距;
(9)在财政政策上,确保财政支农力度刚性增长,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10)在产业政策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着力扶持建筑业和制造业.
(11)在体制改革上,探索重庆市统筹城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党的十六大提出政府职能的四个方面,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对政府机制的把握上,应更加凸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相关文论参见:cailv.bokee.com
蔡律 2007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