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愿景
作者:杨尚东
没有理想的生活,比死亡更可怕;没有理想的人生,仿佛鸿毛漂浮在空气中,不知道将往何处,更不知去往之地会有什么在等待?没有理想的人,他那前进的脚步将会停止,未来将会披上阴影。任何学校,无论领导者多么杰出,若缺少未来的共同愿景,势必渺茫而没有前途。
愿景就是我们永远为之奋斗的、希望达到的美好蓝图。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犹如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方向;它是一种哲学,告诉我们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教育肇始于愿景,远超于时常变化且必须变化的策略和技巧。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潜能开发和能力提升的渠道,更是心灵“唤醒”,人格完善及精神熏陶的良药。但要把教育的真正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一定要把愿景融入教育之中。若光是知识的灌输,而忽略愿景的作用,那么,这样永远都难以挖掘教育的潜力、永远都不能培养出精品人才。
大文豪雨果先生曾说:“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学习犹如逆水行舟。它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而是需不断征服困难与挫折,不断奋勇前进。为此,每个学员都要具备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信心与勇气。然而,这种信心与勇气往往来自非物质的东西。哲人说过,人类之无尽的努力,必需求无限与完美、至真、至善、至美为归宿(即愿景)。也就是说,学员只有在个人愿景的鞭策与鼓励下,才能化曲折为平坦,变问题为机会,不断从征服学习的困难与挫折中找到兴趣,甚至自我,勇往直前。
学员如此,学校亦如此。若学校缺少共同愿景,它就很难凝聚人的心灵,很难燃烧人的激情,很难激发人的潜力与斗志。那么,学校也就不会有生命力,不会有发展前途,早晚都会从这个世界里消亡。只有树立共同的愿景,学校才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优秀。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员,都应该构筑富有自身特色的伟大愿景。学校在构筑自身愿景大厦时,不仅要综合考虑自身的特点、行业的特色、地域的文化、优良的传统及时代的诉求,更要充分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紧紧地把自身的发展愿景与学员愿景融在一起;学员在设计自己的学涯规划时,同样需要充分把自己的愿景融入学校愿景之中,把自身的价值追求统一于实现学校价值之中,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更大的发展。总之,科学教育,须实施愿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