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银行业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先进银行”创建活动,积极更新经营理念,勇于创新信贷产品,不断深化“六项机制”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发展,今年以来小企业贷款增量占比、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两项指标列全省第三位,小企业贷款增速列全省第二位,小企业贷款新增量占全部贷款新增量的比例列全省第一位。
一、积极探索建立风险定价机制。如南浔农村合作银行根据贷款种类、期限、风险状况、目标利润等因素,自主开发了个人贷款浮动利率定价系统、个人积数贷款利率定价系统、企业浮动利率定价系统,有效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利率定价差错,提高了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的科学合理性和科技含量。德清农村合作银行制定实施《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办法》,按贷款风险度、企业贡献度和银企合作度三大块采用百分制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测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实行浮动、差别计息。
二、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一是按照流程银行的要求,将小企业贷款业务独立,进行专业化的营销、授信审批和前中后台作业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如吴兴农村合作银行织里支行将客户经理贷款审批权限由去年的100万元提高至今年的200万元,在控制风险和审贷分离的前提下,实行“全面调查、集体审核、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并承诺100万元以下的贷款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100万元以上贷款5个工作日办理完毕。二是成立专门的小企业贷款审批中心,开辟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如南浔农村合作银行将总行营业部作为示范窗口,在全辖选拔熟悉小企业业务、懂经营、责任心强的信贷管理人员,专门为小企业贷款提供专业服务。三是适当扩大基层机构授信业务的审批权限,实行双签审批,缩短审批流程。如工行湖州分行对各县(区)支行下放了包括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出口押汇等业务在内的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批权限,对通过总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批资格考试的支行分管行长,也转授一定额度的审批权。四是通过专门的小企业信贷产品,对各项授信审批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简化审批层级,如交通银行湖州分行推出的“展业通”系列套餐和产品组合,小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三、积极探索建立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南浔农村合作银行打破传统的贷款责任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正向激励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信贷风险基金制度”,使信贷人员克服了“惧贷、惜贷”的心理,充分调动了信贷人员发放支农、支小贷款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今年以来该行新增小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2.8%。湖州市商业银行采取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突出经济资本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有效配置,在经济资本分配上向小企业贷款业务倾斜,降低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经济资本风险占用系数,引导分支机构主动改善信贷资产结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小企业新增贷款占该行全部新增贷款的47%。农业银行湖州市分行根据小企业贷款风险的不同成因,合理厘定小企业信贷人员责任,并对因市场或宏观政策变动引起的小企业信贷风险,经上一级行认定信贷人员尽职尽责的,予以免责。
四、积极探索系统专业的人员培训机制。一是由监管部门或银行业协会牵头,邀请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大专院校或者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专业人士授课,提高小企业贷款客户经理的专业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如湖州市商业银行今年还组织部分支行行长和业务人员,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小企业贷款和授信实务培训班,提高了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制订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安吉县农村信用联社制定了《小企业专业信贷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去年以来围绕“如何为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提供优质服务”主题,组织了四期培训班,参训人员189人次。四是优化信贷人员队伍,如吴兴农村合作银行织里支行通过对信贷岗位公开竞聘、对信贷员实行“责、绩、效”挂钩的考核计酬,较好的优化了小企业信贷的人员配置,充分调动了小企业信贷工作的积极性。
五、不断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建设银行湖州分行推出“E贷通”电子商务联贷联保业务、电子商务大买家供应商融资业务和电子商务速贷通业务,为小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网上融资服务,目前发放该类贷款3110万元,加上有意向小企业客户30多户,预计全年投放该类贷款可达7000万元。工行湖州分行依托省行积极参与“2008浙江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业务,涉及湖州4户企业、金额2.09亿元。湖州市商业银行安吉支行推出“百合花—微小企业贷款通”产品,利用其金额小、期限短、条件宽、还贷便宜的特点,受到了当地微小企业主的欢迎。德清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的“阳光成长”、“快乐成长”、“携手成长”系列贷款,安吉县农村信用联社推出的林权质押贷款,吴兴农村合作银行推出的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等等,较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湖州银行业五项措施推进小企业贷款工作成效明显
评论
3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