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四十六)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
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四十六)

作者: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期:2008411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25:47

曹雪芹

开放分类: 物、文学家、红楼梦、四名著、小说

 

 目录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生平简表(周汝昌拟)

  曹雪芹的传说

  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荣国府建筑

  曹雪芹笔下的北京地名

  中国《红楼梦》研究会

 

 

曹雪芹简介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26:28

曹雪芹笔下的北京地名

 

 

户力

 

《红楼梦》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一直是个“谜”。有的说是北京,有的说是南京。但书中所描写的景致,却南方、北方兼而有之,中涉及的地名就有近百个。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书中还提到了十余个老北京的地名。如鼓楼西街、苇子坑、水月庵、花枝巷、兴隆街等。

 

北京曹雪芹生活和写作《红楼梦》的地方,特别是他在到西山黄叶村著书之前,曾在清时的右翼宗学府任过职(今西单的小石虎胡同)。应当说他对京城的人文地理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而且他的创作并非完全是杜撰,而是家兴衰的艺术反映,所以《红楼梦》里出现的地名也应是有现实对照和一定背景的,只是这些地名与他笔下的“大观园”一样,被艺术化了。

 

“鼓楼西街”是《红楼梦》57回所写的地名,说到它是老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它位于西城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元明时称斜街。因位于鼓楼之西,所以清末时又称鼓楼西斜街,1965改称鼓楼西街。它是北京城内比较古老的街道之一,从元代开始沿街的商业就比较发达,并有多家著名的当铺。该街的南侧有著名的恭王府,有人考证,《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以此为蓝本而写的。

 

《红楼梦》32回中有个写到:“兴隆街”,是贾村在京城的住处。据证,清代时北京共有五个兴隆街:一个在东郊,三个在外城,只有一个在内城。而外城比较著名的是位于崇区西北部的兴隆街,就是现在台基厂路口往南的祈年大街上,有东兴隆街和西兴隆街之分,因胡同内的兴隆寺而得街名。这个兴隆街与氏“蒜市口十七间半”故居邻近。曹雪芹应当熟悉这一带的景致,以此街名入书,是有可能的。

 

小花枝巷”出现在第64回里:“不过几,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北京曾有多条叫花枝巷花枝胡同的地方。至今在德胜门内三不老胡同附近还有一条花枝胡同

 

红学家周汝昌认为,《红楼梦》中的小花枝巷指的就是这个花枝胡同。但也有认为曹雪芹所写的小花枝巷是位于通州城东南角的花枝胡同,此巷在张家湾镇南内以西,东西走向,家当铺就在巷内路南,今遗址尚存。在此巷中部,向北有一条小胡同,直通西街,被称小花枝巷。由此联想,曹雪芹对这一带的景致也应当熟悉,以此巷名写入书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苇子坑”在第47回中,住在京城北部,特别是德胜门外一带的都知道,多条公交线路均有“苇子坑”的站名,而老北京人多称为“德外苇子坑”。早间,在北京周边,曾有多处叫“苇子坑”的地方,皆因塘较多,里面生长着许多芦苇得名,并以德胜门外的苇子坑而知名。但从书中的风物描述看,曹雪芹所写的苇子坑应是“德外苇子坑”,因第47回中,还有薛蟠被打的不能骑马,贾蓉只得去前面“关厢”内雇了一乘小轿,将之送回府中云云。“德外关厢”乃是众所周知的地名,明清时北京有两个北:安定德胜门,但安定内无关厢,只有德胜门有关厢,所以书中的“北”当是德胜门

 

“西廊下”出现在第23回:“贾琏笑道:‘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芸儿求了我两三遭,要件事管管,我应了,叫他等着。’”西廊下这条胡同始见于清乾隆《京城全图》,地处阜成门大街北侧,有东廊下、中廊下、西廊下。《京城全图》只此一处西廊下,而曹雪芹《红楼梦》时,既在乾隆年间,所以有可能是以《京城全图》中的西廊下为蓝本写成的。

 

        29回有个“清虚观”,中描写到:“不多时,已到了清虚观口,只听钟鸣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清虚观在北京只有一处,位于旧鼓楼街南端与鼓楼西街交界处,今称清秀巷。朱一新《京师巷稿》中在介绍“旧鼓楼街”时写到街中“井一,有清虚观,明景泰间建。”因北京只有这一处清虚观,有可能《红楼梦》中的清虚观指的是这里。

 

        “天齐庙”是第80回里的景观:“贾母打发来找宝,说:‘明儿一早往天齐庙还愿去。’宝如今巴不得各处去逛逛,听见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次一早,梳洗穿戴已毕,随了两三个老嫫嫫,坐车出西城外天齐庙烧香还愿。”天齐庙在北京有两处,一处在朝阳外,就是今天的东岳庙;一处在西郊红山口,按书中所写是“坐车出西城外天齐庙烧香还愿”,再联想到曹雪芹曾在西山一带写书,离红山口不远,所以有可能写的是红山口的天齐庙。

 

        尽管不能绝对肯定,曹雪芹所写的这些地名,就是北京城里的地名,但有一点已得到红学研究者的共识,就是他所写的这些地名绝非是没有根据的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