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案(上册)二十三A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12岁,属鼠)

刘谷雨(阳历19964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高职语文》教案(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基础版)第一册

 

授课班级:高职水工一班、电力二班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二00六年九月至二00七年一月

 

 

    《高职语文》教案(上册)二十三A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第二十三大节A

课题:《洛阳诗韵》叶文玲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把握主题洛阳诗韵的内涵。

教学重点: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认真朗读全文,达到熟读,了解洛阳的古、美、奇、绝。

          领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理解本文选材和组材的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法。

教学建议:与《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作比较,分析在文体与结、思路、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   朗读课文

         反复朗读,体味文中情感浓郁的语句。

1、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写下这句话,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附: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明确:作者用浓重的抒情笔调抒写对洛阳如痴如醉的感情。作者曾长期工作在河南,对中原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最忆是洛阳”,突出了洛阳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情思悠悠”,强调了思念之长,“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更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2    水自天上来的黄河,浩荡东去,沿途凝结了一颗颗明珠似的城市,洛阳是璀璨的一颗。

               提问:为什么说洛阳是“璀璨的一颗”呢?

               明确:用一个比喻句,交代了洛阳的地理位置。“璀璨的一颗”

明珠,突出了洛阳在黄河沿岸城市中的地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堪称黄河文明的代表。

 

  3   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不不,洛阳就是洛阳,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话灿烂的精神财富。

 

   要求:这句话要求背诵。关键语句。

   提问: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写洛阳的文化遗产,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作者一开始用“一似”、“又像”两个比喻句写洛阳的雄浑和动人,接下来连用两个“不”加以否定,并还洛阳以本来面目。“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写出了沉甸甸的历史感。这句话点明了题旨,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抒发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感情。

 

 4   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

       提问:“特殊的况味”,它的含义是什么作用?

       明确:洛阳是六代几朝古都,所以具有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况味”原指境况和情况,这里是就文化底底蕴而言的。洛阳的“特殊的况味”,是说它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具体而言,课文所写洛阳的古、美、绝、奇便是它的集中体现。

 

5   “陆机入洛,噪起才名。”这一古句的引用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抄录古句,慰勉兄长,似可作“机遇和亲缘”的解释;但作者“笃诚的崇拜”,无疑源自洛阳曾是全国乃到亚洲经济文化中心。由此看来,引用古句,是为了突出洛阳的文情和诗意,是为了突出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与主旨着密切的联系。

 

(二)  口味语言

       提问1:为什么作者认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见寇以‘天下第一’的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

       明确:因为白马寺是“中国佛教之源”,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印证了我的感觉“名不虚传”。

 

       提问2、作者在写到唐三彩时有这么一句话:“而今,唐三彩驼、马,已带着它特有的明光丽色,‘走’负世界各地”。“走”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明确:“走”字加引号的意义有二:一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将唐三彩驼、马写得能自己“行走“,给予它们生命的活力;二是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驼、马赢得世界各地的青睐。

 

 

提问3:在描写龙门石窟时,作者用了一毓具体的数字:“现存在1352个石窟,785个龛,97万余尊造像,3682种题记”,这些数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三)   归纳主旨

         这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怀着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现这个九朝古都“特殊的况味”,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感情。

 

(四)   比较分析

         篇名       文体与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洛》          抒情散文     抒发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

  《我的》        同上         抒发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思路

                  相同点       不同点

   《洛》      横向思路  围绕中心,分别叙写数事,侧重于多侧面叙写

   《我的》    同上      围绕中心,侧重于多角度描写

 

                   表达方式

             相同点                 不同点

《洛》      都运用了记叙、  抒情在先,然后通

            抒情等方式      过记叙、说明、议论等方式揭示情感的原因

《我的》    同上            记叙在先,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想像和联想,抒写人对景物的感受在后

 

                 语言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洛》    笔调清新,文字优美,以引用的段的中心

             多用修辞手法,语言   句的排比见长,给

                 流畅             人的感觉是博大精深,情思悠长,给

  《我的》  同上        以比喻和对比见长,给人的感觉是小巧玲珑,真切动人,返璞归真

 

 

(五)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四、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