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的发展迟缓和市场大环境有关


   随着2007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在8个城市进行TD试验网建设的开始,人们对TD的前景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使TD的产业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这几天,工信部挂牌,首任部长李毅中对TD的发展是下了死命令的,那就是TD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笔者日前也曾写过一篇《2008,TD走向成熟》的文章,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TD将发力,TD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逐渐走向市场,走向成功。

    但是,我这里想说的是,TD之所以从1999年成为国际标准,到现在,才慢慢成熟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标准拥有者的原因。大唐电信一直把TD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一直在试图自己进行研发,不太愿意让大家都来参加研发工作,使产业链迟迟不能形成;

    二是政府的原因。1.迟迟不确定TD运营商,2.政策扶持也不到位。

    第三个原因,才是最大的原因,那就是通信业的大环境对TD的发展不利。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移动通信从模拟到数字,才真正得以普及,对最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只有当有了2G移动通信技术,才真正使他们用上了移动通信。所以GSM也好,CDMA也好,都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当时我国的通信状态是远远的求大于供。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建设网络的热情、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有市场。那个时候,即使是通话质量有些问题,人们也可以原谅,毕竟是有了。2G市场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市场在扩大,技术在应用中越发地成熟。可以说,2G是在通信服务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的,是革命性的。而且2G技术也在随着市场的需求润特细无声地在进行演进,2.5G、2.75G技术,都已经悄然得到使用。

    但到了TD的时候,这种市场的原动力已经没有了。现有的移动通信已经可以满足人们大部分的通信需求,运营商也在这个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TD这个时候进入市场,人们对它的挑剔是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掉话,为什么视频不是很流畅,为什么手机会发热。因为大家对通信的要求不一样了,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了,而是好不好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对TD的悲观情绪,甚至指责和怀疑,都接踵而来。作为企业,运营商是现实的,对一个不能给其带来利润的技术不会投入太多,制造商自然也就不能在TD上投入很多研发精力。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TD经过几年的努力才慢慢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