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鲁迅笔下的“夏三虫”


   鲁迅先生的杂文《夏三虫》,把蚤、蚊、蝇吮人血、舐油汗的形象,描写得具体、精当、活灵活现,真是入木三分。这与师法此类害虫的君子们,到企业伸手乱要、乱拿,又何其相似!

  在君子们的眼里,企业是一有血有肉,又有油水的生命体。他们可以随意吮舐,以肥自己。但吮舐的方法,却是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绝然不同的。有的象跳蚤,“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接爽快”。他们视企业的财产如囊中之物,伸手可取。君不见,有的企业去某些投资公司贷款,不是钱还未到手,“回扣”早就被一口一口地吸进“蚤腹”了吗。有的象蚊子,“未叮之前,先要哼哼地必一篇大议论,然后,再狠狠地下口。某些君子问企业要这要那,甚至还有的直接将吃喝玩乐,请客送礼的单据拿到企业报销,说什么为的是给企业拜门子、走关系。这与蚊子未吮先哼,还有什么两样?真使人觉得比跳蚤“更为讨厌”。还有的象苍蝇,“嗡嗡地闹了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许是他们手段不到,不能象跳蚤、蚊子那样将嘴巴扎进皮里肉内,也许是他们的一种特殊癖好,反正,吮不到血,舐舐油汗也是好的!既然大的敢吃鱼,就有小的敢吃虾,不吃心里平衡不过去。即使连虾也吃不到,不是还有“虾毛”、“蟹皮”可餐吗?

  “夏三虫”只所以能够吮人血、舐人汗,是因为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能跳会飞自不待说,还“长于哼哼”,可见吮舐之道极是精熟。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总是人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和可钻之空。苍蝇不是遇到“伤痕或疮疖,自然能更占一些便宜”吗?倘是严加防范,恐怕也不至于使其轻易得口。见到企业的财物就眼红、心热的人,是被“夏三虫”传播的病菌所感染,已经变质、腐败了。他们有的掌握着权力,有的掌握着部分国家和集体的财物,有的掌握着法律,可以各使各的“解术”,各打各的优势仗。再加上手段多端,花样纷繁,便每每得手。当然,企业自身不硬,甚至以此进行交易,也是他们每每得手的内在因原。

  “夏三虫”损人肥己,且“传播病菌”,应该开展“灭三害”活动,使其不得繁衍、生存。向企业乱伸手的腐败现象,损害了国家、集体和职工利益,败坏了党风,更应采取得力措施,彻底进行惩治。首先,要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形成一个廉洁奉公的良好氛围,使腐败现象失去繁衍、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要采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严加预防、严加打击、严加惩处。通过喷洒猛药,消灭“夏三虫”。作为企业,更应加强自身建设,强筋壮骨,守法经营,不给“夏三虫”式的人物有空可钻,有机可乘。

  以此,则“夏三虫”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