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们提倡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德智体美劳”这几样东西大部分都是很难量化,很难直观地进行评价的,再加上考试制度的盛行,于是就逐渐演变成了“语数英理化生”全面发展。
其实我觉得,与其叫“全面发展”但不如叫“兴趣广泛”更适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庄子说得很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
一个人的兴趣很广泛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一起发展,最后难免变成全面平庸。反之,如果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投入较多精力,一方面学习者不会觉得困倦,另一方面又能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何乐而不为呢?那个所谓的木桶理论分明就是个误导,试想:我们谁是自己看病自己修车自己盖房子自己造电脑自己编程序自己裁衣服自己种水稻的?帮你赚得薪水的到底是你最拿手的技能还是你最茫然的领域?现代社会,讲的是分工合作,而不是自然经济。
季羡林“偏科”有点严重报清华数学系高考仅4分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