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是“双十规划”中房地产的法宝吗?


     温总理新年元旦即提出,“2009年将实施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业和汽车业的规划已经制定出来,其他规划正在加紧制定,这些规划着眼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从历次政府报告中提到的精神来看,相信房地产行业挤进“双十规划”应该毋庸置疑,如果连“双十”都没挤进去,那说明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不能算是“支柱行业”。问题是要拿出“调整和振兴规划”则不那么容易。从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刺激政策来看,显然保障性住房似乎将在房地产行业的“振兴”中将担当重任。

   从2008年下半年来看保障性住房已经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投入纳入四万亿的投资规模中,不过从各地来看,现在的显示情况是保障性住房的“限价房”已经跌破周边的商品房,加上购买门槛、出售门槛,“限价房”已经成为鸡肋,而“经济适用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首先是开发商并不积极,利润太少,其次是地方政府也不积极,因为财政投入太大,地方财政财力有限,不一定能负担,这张支票给老百姓开出后很难兑现,而且有些地方因为房价下跌,连“经济适用房”都比周边的商品房贵,因此保障性住房在操作中遇到的难题是“投资人、建设人、购买人”都不积极的尴尬局面。

   从资本市场来看,普遍认为房地产在2009年还是一个调整年,真正走出“熊市”恐怕还要下半年,问题是即便是靠保障性住房来拉动房地产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周期,最快在2009年底才能见效,所以如果只以保障性住房来拉动房地产,进而拉动经济的话,恐怕2009年也将成为我们房地产行业“失去的一年”,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的拉动经济作用不能立刻体现。

    看看我们周边的香港特区,在处理拉动经济的时候,采用的是“限制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策略,防止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冲击造成楼市消费的深跌,因此,房地产行业挤进“双十规划”不难,要真正在2009年起到拉动作用,不是刺激投资,而是应该尽快刺激商品房的住房消费和流通才是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