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12)大事记


1967年:
 
6月1日 谌小岑参事被逮捕,关押在秦城监狱。据后来获悉, 他是因1936年‘南京谈判’问题受到株连被隔离审查的。1975年4月22日被解除隔离。同年6月10日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办公室作出《关于谌小岑的审查结论》。9月恢复谌小岑原参事待遇,并补发了他被隔离审查期间扣发的工资。1979年11月21日,国务院参事室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复查纠正冤假错案的精神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谌小岑的案件进行了复查,作出了《关于为谌小岑同志平反的决定》,推倒强加给谌小岑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恢复名誉。撤销原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办公室《关于谌小岑的审查结论》。并平反决定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备案。
 
6月2日   首都红卫兵革命造反成果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始展出。
 
6月3日   建工学院新八一战斗团等组织成立“揪刘火线指挥部”,并开始在中南海西门外安营扎寨。到7月中旬,由此发展到全市大中学校、工厂、机关、团体数百个群众组织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揪刘火线”。这一活动严重干扰了中央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6月5日 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6月4日 前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惠庶昌被迫害致死。
 
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包括七项内容的通令,要求“纠正最近出现的打、砸、抢、抄、抓的歪风”。
 
6月10日  六日战争结束。
 
6月14日 中国试爆第一枚氢弹。
 
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这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干部、工人、战士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坚持国防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6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抓革命、促生产,增加收入,节约支出的通知》。
 
6月29日,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国务院报告:
5月以来,下乡知青又大量进城,估计已达40万人以上。北方挂锄期近,有大批进京趋势。据来访青年反映,现住中央各机关所设接待站的下乡人员,以新疆的为首串连700人,将于7月3日到中南海门口静坐,要求解决具体问题。四川、湖南等省一些下乡青年正在省内串连,成立了几十个组织准备7月份大批来北京,广西的下乡青年也在城里建立了组织,并要求来京造谭震林的反。《人民日报》发表“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 
 
6月30日到7月1日 
北京钢院学生张建旗串连农大、师大、商学院、101中学的一些人在外语学院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首都五一六红卫兵团。五一六兵团张贴大字报、散发传单,进行了一系列攻击周恩来的活动。8月下旬,五一六兵团被取缔,其骨干分子均被逮捕。
 
7月1日  中国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7月1日  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
 
7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布《关于对财政部实行军事管制的决定》。任命殷承祯为军管会主任,王瀑声、刘洪章为副主任。
 
7月3日 北京造反派在中央文革小组指使下,于故宫午门广场召开10万人的抗缅大会,声讨缅甸政府。会后组织大批群众涌向缅旬驻华大使馆,砸了大使馆的一些设施。      
 
7月9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社论。这篇社论是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阐述坚持上山下乡正确方向的必要性。其目的是说服城乡群众支持或欢迎逗留城镇的下乡青年迅速返回,参加农村的“文化大革命”,投入三夏战斗,搞好农业生产。中央权威性报刊首次使用“上山下乡”一词。从此,陆续成为全国通用的提法。
(周恩来支持首都一批中学生去云南务农的请求。) 
 
7月11日 北京50多所大专院校的90个组织和外地一些组织的代表共3万人,在北京航空学院联合召开“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
 
7月17日   中国宣布夏粮丰收,比去年增长一成。
 
7月20日,第一次大规模抵制“文化大革命”的群众斗争爆发。
(1967年春,武汉军区实行“三支两军”,保护大批老干部,引起林彪、江青集团的仇恨。)7月14日,谢富治、王力以“中央代表”身份由四川来到武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造反派造反,激化了群众组织间的矛盾。
7月18日,王力、谢富治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造反派”总部召集的大会上发表讲话,公然支一派压一派,煽动反军乱军,把一些群众组织打成保守组织,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大愤怒。7月20日,有些群众找王力说理,把他拉到军区大院回答问题,这就是所谓“揪斗、围攻、绑架、殴打中央代表”的“七·二0”事件。事件发生后,武汉地区及湖北全省被打致死及伤残者达184000多人。“七·二0”事件是第一次大规模抵制“文化大革命”的群众斗争。
 
7月22日
江青对河南一派群众组织的代表团讲话,以所谓“文攻武卫”的口号煽动武斗。次日,《文汇报》公开发表“文攻武卫”口号。从此,全国武斗急剧升级,造成“全面内战”的局面。
 
7月22日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发表《关于武汉局势的严正声明》,提出了“打倒刘邓陶王!枪毙陈再道”的口号。全市大中学校造反派倾城出动,组织了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此后,清华井冈山、北航红旗等造反派积极进行“揪军内一小撮”的活动。
 
7月25日,林彪、江青等在北京举行支持武汉“造反派”的群众大会,并在报刊上公开提出“打倒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口号,在全国掀起冲击军事机关的浪潮。
 
7月26日  中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7月26日 地质东方红和北航红旗等在北航联合召开所谓批斗彭德怀的大会,并把张闻天拉来“陪斗”,会上对彭德怀、张闻天搞“喷气式”。会后挂牌子,架上卡车,在市内“游斗”,在“游斗”中又对彭德怀、张闻天肆意殴打。
 
7月至9月 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对“文化大革命”问题作了一系列谈话。他说,七、八、九三个月,形势发展很快。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从来的群众运动都没有像这次发动的这么广泛,这么深入。乱是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
他号召各地革命群众组织实现革命的大联合。他说:“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绝大多数的干部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要解放一批干部。同时提出,要告诉革命造反派的头头和红卫兵小将,现在正是他们有可能犯错误的时候。
 
7月29日清华井冈山阴谋绑架徐向前未逞,抄了徐向前的住所和办公室,抢走文件保密柜。
 
7月31日,北航红旗冲进徐海东的住宅,进行非法搜查,抢走绝密材料和大量军事文献,还对因重病正在吸氧的徐海东进行了“审问”。
 
8月5日 《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毛泽东的《炮打司令——我的一张大字报》;并发表社论《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彻底摧毁资产阶级司令部》。社论提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批倒批臭中国赫鲁晓夫在军内的代理人彭德怀、罗瑞卿之流,才能彻底摧毁资产阶级司令部。继《红旗》杂志第12期社论之后,《人民日报》的这几篇社论,对全国出现的“揪军内一小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8月7日,谢富治发表讲话,提出“砸烂公检法”的荒谬主张,致使在公检法部门工作的广大干部受到残酷迫害。
 
8月7日,王力发表煽动夺外交部权的讲话。在王力、关锋等唆使下,“造反派”砸烂外交部政治部,封闭部党委,夺外交大权。随即发生诸如8月22日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那样的一系列涉外事件,严重破坏我国对外关系和声誉。8月底,毛泽东批准周恩来的报告,对王力、关锋实行隔离审查。(翌年1月,戚本禹也被隔离审查。)
 
8月9日林彪发表讲话。
他说:“现在不少地区党、政机关瘫痪了,表面上看来很乱,这个乱是必要的,正常的。”他提出“现在的革命是革我们原来革过的命的命”等荒谬主张,并鼓吹“要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8月11日 中央文革小组在造反派座谈会上提出,五一六兵团是被坏人操纵的反革命组织。8月14日,钢院延安公社、地质东方红、师大井冈山等成立“专揪反革命五一六兵团联络站”。
8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刊上点名批判问题的通知》。《通知》决定,“为了把这场革命的大批判更好地同各地区、各部门的斗批改结合起来”,批准在报刊上已经点名批判的中央和省、市21名所谓“走资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点名批判34名所谓“走资派”。
 
8月17日,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办事组。由林彪的党羽吴法宪、叶群、邱会作、张秀川等4人组成,吴法宪负责。
 
8月16日 根据中央关于武装左派的指示,北航举行“武装北航红旗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北航红旗武装部队。
8月18日,师大井冈山也举行了授枪大会。
 
8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布《关于进一步实行节约闹革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和加强资金、物资和物价管理的若干规定》。
 
8月22日 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涉外事件发生——由北京外语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师范大学、北京第一机床厂等单位成立的反帝修联络站在英国驻华代办处门前召开“声讨英帝反华罪行大会”,会后以英方逾期不答复最后通牒为由,大批造反派和群众冲进英国代办处,放火烧毁了办公楼和汽车,制造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起涉外事件。
 
8月25日   
中学四三派成立的红代会15区县联合办公室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坚决击退武斗黑风大会”。会后,与会者分乘30多辆卡车,载着武斗中被打死的学生尸体在市内游行,途中,在东四附近截住电校红旗(四四派)的一辆卡车,抓获9人,其中杨延华被打成重伤,当晚死亡。
8月26日 北京及全国1000多个单位在钢院召开“彻底砸烂反动组织五一六黑匪兵团大会”,张建旗等5名常委被揪斗。
 
8月末大庆油田外运原油由每日的18列罐车下降到2-3列罐车,日外运油量由32400多吨下降到3000--4500吨,被迫压产关井449口,原油日产水平由35600降到19000多吨。
 
9月7日 师大樊立跃等人成立的专政委员会召开批斗谭厚兰大会,当天下午,中央文革小组下达紧急指示,坚决反对开群众大会斗争谭厚兰,北京市革委会当天发布通告,宣布专政委员会是非法的应立即宣布解散,并将樊立跃等3人拘留审查。
 
9月9日 
大庆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泵房爆炸,死45人伤85人,炸毁厂房4000多平方米,停产2年。
 
8月21日  中国宣布击中在中国领空飞行的数架美国飞机。
 
9月2日 造反队全体人员会议, 研究下一步运动如何搞法,决议转入开展‘革命大批判’。
 
1967年9月5日:间谍瓦特落网
在首都机场,保卫人员从瓦特夫人那里搜出了发报机和胶卷,以及外国情报机构所要的中国原子弹实验任务的详细情况。瓦特表面身份是维尼龙设备安装专家,实际上他们搞的是放射化学,拍的是我核工业基地的地形图。这些底片经过特殊拼接,可以显示不仅有原子弹机密资料,还有7张是兰州军区完整的战备地形图,另外3张是兰州军用机场地形图。
 
9月5日  中国援助赞比亚政府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9月7日 师大樊立跃等人成立的专政委员会召开批斗谭厚兰大会,当天下午,中央文革小组下达紧急指示,坚决反对开群众大会斗争谭厚兰,北京市革委会当天发布通告,宣布专政委员会是非法的应立即宣布解散,并将樊立跃等3人拘留审查。
 
9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严禁抢夺国家物资商品,冲击仓库,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通知》。《通知》说:有些地方不断发生抢夺国家粮食、现金、物资,冲击仓库和拆毁机器设备的严重事件,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违法行为。《通知》要求:(一)必须坚决贯彻执行1967年6月6日的《通令》,坚决制止抢夺国家和集体财产。(二)对己发生的抢夺国家财产的事件要严肃处理,抢夺的国家财物要一律追回,首恶者要严办。(三)人民解放军、公安机关不和“革命群众组织”要对保护国家仓库、金库、物资、财产的安全负责,不准冲击、砸抢国家仓库、金库、油库、冷库、营业场所和生产企业。(四)对外出串连的群众,要动员回去就地闹革命,要遵守劳动纪律,坚守生产岗位。(五)因武斗造成停产的单位,从停产时起到恢复生产之日止,一律停发工资。
 
9月22日至12月23日 在此期间先后召开20多次参事室全体人员会(包括参事),名为‘大批判会’,重点批判刘少奇同志的‘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9月29日 :中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岸舰导弹,首发点火发射成功了。接着第二发、第三发双发齐射都成功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定型鉴定。
 
10月1日
印度侵略军越过中国——锡金边界卓拉山口,进入中国境内,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外交部第一亚洲司负责人,紧急召见印度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沙梯,就印度军队越过中国——锡金边界进行武装挑衅的严重罪行,提出强烈的抗议。
 
10月: 李小龙正式确立其武道哲学“截拳道”之名称。
 
10月4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军事代表。
10月5日 :中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109丙研制成功。字长48位,平均运算速度每秒11.5万次。
 
10月9日 二十五中、二十二中、女人中、女十二中的10名中学毕业生启程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这是北京市“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10月10日 参事室全体人员会议(包括参事),刘岱同志传达毛主席在视察五省、市的重要指示,传达后分组进行学习和座谈。
 
10月13日
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林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北京卫戍区军训指挥部在全市329所中学中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有1729名群众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学习。
 
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改革”。大、中、小学校都要立即积极筹备招生事宜。此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一些大专院校也先后复课。
 
10月15日 - 中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0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中、小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
11月26日,又发表社论《再论大、中、小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
10月30日《人民日报》转摘《长江日报》10月22日社论说:“复课闹革命的中心是闹革命。当前复课闹革命,主要是以‘斗私、批修,为纲……特别要狠抓本单位的斗批改,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是主课。不少大专院校、中专学校因搞运动并未真正复课,或短期复课后又停课。
 
10月15日  中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0月1 7日,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于7月至9月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谈话纪要。毛泽东认为:“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有些地方前一段好象很乱,其实那是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他号召各地革命群众组织实现革命的大联合。讲话中着重谈到干部问题。毛泽东说:“绝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要整的,但是,他们是一小撮。”“要扩大教育面”。毛泽东的谈话对于解放一批干部,抑制混乱局面继续恶化,起了积极作用。
 
10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已经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的单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的批示》。《批示》提出,“党组织内不应当再容许”所谓叛徒、特务和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再过组织生活”。《批示》提出了后来被称为“50字建党方针”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的党的建设的要求。
 
10月27日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尼西亚政府中断两国外交关系。声明说:1967年10月1日,印尼反动政府又一次出动大批反动军警和1000多名暴徒,武装袭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枪伤和打伤中国临时代办和大使馆全部人员。这是两年以来的第43次武装袭击,是国际外交关系史上少有的法西斯暴行。
 
11月3日 《人民日报》报道,北京林学院在教育革命中决定取消原来的教研室,建立“专业连队”领导教学和改革,还报道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改组就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的设想。
 
11月6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这篇文章首次把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论点概括成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六个方面的要点。即,必须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则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就是要开展“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文章说,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立了“第三个伟大的里程碑”。
 
11月15日: 中国广交会开幕。
11月19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启播,开始了华南地区无线电视广播的时代。
11月27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各界群众代表。
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红代会的一批红卫兵,决定乘这个机会直接向周总理提交去云南的申请,他们的代表火急赶到现场,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了下乡的誓言。
在总理休息时,他们拥了上去说:“周总理,我们要求到云南边疆去!”总理亲切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他们一致回答:“我们是首都中学红卫兵,为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自愿到云南边疆做一名普通的农垦战士”。
周总理接过他们的申请书,在手中扬了扬,高兴地连声说:“好哇!支持啊!”随后,看过申请报告,并立刻写了批示:请有关主管部门帮助办理。
其时,云南一些地方还处于动乱之中,无法前往。延至翌年2月8日,55名中学毕业生告别首都,奔赴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从事橡胶生产事业。
 
11月29日:中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7年12月1日 内蒙古呼和浩特至乌兰浩特航空线正式通航。
 
1967年12月初:瓦特的同伙,间谍许林德落网
北京机许林德从飞机上走下来。在机场检查室里,当场搜出了许林德携带的情报。这些情报上面明显地印着NSD密写标记。这些情报都以不分行、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格式书写,共72页,全部用英文大写排列,是美特工书写情报的特有方式。
(许企图将我国西北重要军事机密带出境。)
办案人员张文奇对外贸部长李强说:许林德的问题比瓦特还严重,有关原子弹的机密、情报、资料,还有密写工具、信件都搞到了,可是我找不到杨奇清副部长啊。”(杨被红卫兵搞进监狱了。)由于外国人享有外交豁免权,放走对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放行,又担心引起国际纠纷。李强拨通周恩来办公室的电话,周指示:要把案子搞到底,配合外交战线、外贸战线的斗争。随后,周办公室把批件送过来(同意张文奇同志对国际间谍一案的处理意见。)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印发《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一书。
 
12月22日 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北京市香厂路小学取消少先队,建立红小兵的一份材料。材料认为:“少先队基本上是一个少年儿童的全民性组织,它抹煞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根本不突出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先锋战斗作用。”
 
12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对国务院直属口派出军代表的通知》,决定派出军代表对国务院直属口(包括秘书厅、机关事务管理局、房管局、编委、计划生育办公室、参事室、文史馆、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进行领导。(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派来的军代表和工作人员共二十余人正式进驻包括参事室在内的国务院各直属单位。)‘通知’任命丁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副部长)为国务院直属口军代表;山乔(总后勤部出版社社长)、刘笃庆(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政委)为副代表。1968年夏,‘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开始后,又将国务院财办、文办和文改会划归直属口军代表领导。
 
12月23日 分管国家房管局、国家编制委员会、国务院计划生育办公室、国务院参事室的四位军代表工作人员分别进驻各单位,他们是:组长杨衡德,分管房管局:刘书源,分管编委:兴洪章,分管计生办:李振敖,分管参事室。当日,李振敖同志来参事室,刘岱、张云同志向其介绍参事室基本情况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情况。
 
1967年的经济状况:
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减少9.6%。其中农业增长1.6%,工业减少13.8%。主要产品中,粮食4356亿斤,比上年增长76亿斤;棉花4708万担,增长34万担;钢1029万吨,减少503万吨;原煤2亿600万吨,减少4600万吨;原油1388万吨,减少67万吨;发电量774亿度,减少51亿度;棉纱745万件,减少118万件。铁路货运量4亿2140万吨,比上年减少1亿2010万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5亿元,加上地方自筹等为140亿元,比上年减少6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71亿多元。年内新增职工7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社会商品零售额770亿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亿7000万元。进出口贸易额112亿2000万元。国家财政收入419亿4000万元,支出441亿9000万元,财政赤字22亿5000万元。
 
(1967年至1969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加剧,全面内战爆发,生产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国民经济处于半无政府状态,工业生产普遍下降,财政出现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