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应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母鸡,而不是正绑架百姓


评论称房地产已彻底绑架地方政府,正在绑架百姓: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

如果拥有房子的人自认为是“房奴”-恶梦,而不是美好梦想的实现,那么房地产业已处于高风险的阶段。这如同菜市里的老太太都炒股了,那么股市泡沫破裂已为时不远。中国的银行信贷真的如此有能力相信房地产是最好的保值投资吗?美国的房地产现在为何一片残状?最主要因素是几年前房地产过热,而美国经济发展根本跟不少房地产增长,美国的每年GDP增长不超过3%,而房地产却是远高于GDP的正常,市场经济规律导致房地产的泡沫需要被挤压,加上个人收入增长不仅跟不少房价的上涨,甚至失业后收入出现问题,也就让房地产业雪上加霜,美国人的梦想就这样破灭许多。

在中国,虽然年GDP增长高达8%以上,但是主要是靠投资,而且房地产所占比例较高,如果地方财政去掉卖地及房地产相关投资的收入,那GDP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而地方政府又是短期政绩评估,那位领导都希望在他任期之内有业绩,这样就造成了房地产业发展的奇形。房地产业发展不应停留在卖地炒楼,如果地方政府能用物业税,其实也是养母鸡下蛋,没有必要杀鸡取蛋。美国德州的房地产业和加州,纽约等地比较,居民的房地产损失较小,主要因素在于物业税的贡献,较少人愿意去炒房地产,而是长期投资或自住为主。其实物业税对政府比卖高价地财政收入更多,对房地产长期发展更有利,也能抑制高房价的,减轻购房者的短期负担,当然增加个人收入也能减轻买房人的压力,但是房价上涨过快,个人收入无法跟上,这就是造成年收入和房价比越来越高。美国家庭3年收入就能购买一别墅,而中国家庭需要10年或者20年收入才能买上一套房,还不包括装修,结果造成两代人3个家庭为购买一套房子全贡献购房,全民投资房地产,造成许多资源浪费,如空置房,银行资金占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説:“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的确,如果中国经济结构不及时地调整,房地产业也可能成为致命的中国经济衰退,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日本的80年代房地产泡沫应该是中国可借鉴参考的,人多地少并非是房价上涨的理由,金融信贷,投资和自用,投机和相关政策,政府行为和决策等等风险控制体系是中国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