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史研究


一、汉字简化历史发展过程
汉字自古以来就有繁体与简体两套写法,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可发现汉字简体的形迹,例如「车」就有多种写法。后来经过篆体隶化,并存两种写法的文字越来越多。由六朝到隋唐,汉字逐渐隶楷化,当时或许是为了美观对称,很多古字都增加笔画,而简体字开始被称为「俗体」、「小写」、「破字」等,在民间社会仍广为流传。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寿,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动。 
1936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25,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22,《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128,《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汉字简化的方法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七种方法为基础,具体方法见下: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难欢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里面合并,面孔面条合并,皇后以后合并,忧郁郁郁葱葱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