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托市才是真救市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近期相继表示:不会为高价房托市,将采取“抓保障、稳市场、促消费”的综合性措施带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6日中广网)。
自从受到金融危机的寒流侵袭后,房地产市场明显陷于低迷状态,围绕是否救市以及如何救市的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由于该产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和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刺激措施,以期稳定市场,避免过于剧烈的波动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面对房地产商的一片“求救”声,中央和地方都明确“救市”但不“托市”,一方面,体现出对市场低迷背后仍然存在的房价现象虚高洞若观火,另一方面,表现出对民众住房难的充分体恤,正如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所直言:房价太高了,不能再涨了!更重要的一点,表明了党和政府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坚持统筹全局、科学发展的鲜明态度。
经济寒冬固然给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同时也使一些产业、行业存在的问题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所以也不失为调整、治理、优化,进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机遇。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发展,不为高房价托市,而让其在生死考验面前进行刮骨疗伤,自我救赎,才能促使其回归理性,一旦经济复苏,则可以轻装上阵,回忆发展。否则难免陷入阴雨天驮穰草,越驮越重的被动境地。
因此,各地政府跟中央形成共识,不为高房价托市,实质上是救市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