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撤职官员复出解读:问责制程序应公开透明


   砖窑撤职官员复出,瓮安撤职官员也复出,复职原因语焉不详,复职形式多样却不清晰。面对公众质疑,问题官员复出,该怎样让程序公开透明?问责风暴愈演愈烈,公众叫好之后又心存疑虑,各地出台领导问责办法,标准不统一,面对地方法规的差异,又该有怎样统一明细的法律依据?

   我们看到这些问题官员复出多是担任非领导职务,我想目的就是安抚一下。在不至于造成很大的政治影响的同时,又兼顾问题官员的情绪,比较易于内部人员接受。其实在党内,我们提倡团结,现在各自的关系不仅仅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还有一重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互相扶持的关系。上级领导看起来很威风,具有人事决定权,但选人时也要左思右想,也受到很大的制约,也就是说不是选谁都能做好工作,也就是说要选用那些能驾驭住局势的人。而在当今社会,在这个体制下,就不可能完全完全考虑仅从某一方面而选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力量,这种力量主要在于有人缘,家族势力,有资金等,而这些方面不是一般人努力就能获得的,所以现在如果各方的力量得不到平衡的情况下,特别是有才的人势力得不到提高的话,各个职位就将仍是一些相对平平的人把持。这种体制只能慢慢改变,但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专家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是要公开透明。而我想说的是他们能否改过,是否真心改过,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同时复出前后,民众也应该把关,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