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需要更多地认识植物


    与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领导参观美国国会植物园的时候,我们有个共识,就是在西安世园会后也应该留下一个高品质的容纳全球植物的市内植物园,可以让更多的大人孩子欣赏到植物世界的神奇,接触更多的植物知识。这一点在我不久前访问新西兰奥克兰室内植物园的时候更加加深了这个认识。地球日活动的时候我接触到成都的一些中学所开展的认识动物运动,与此对应我也觉得认识植物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植物的历史比动物还古老,植物的世界丰富多彩,而且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食物、美化、健康、延续是高度依赖植物的,没有动物我们人类延续很困难,而没有植物我们的延续就没有可能。我们人类对于植物的认识比较动物要少得多,而且相对来说越来越变得抽象与局限,由于植物无言所以与我们的沟通较之动物又更加困难。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单调、稀少,而我们对于植物也越来越陌生与情感疏离。

    我们越来越城市化了,这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远离野生与种植的植物,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我的生活里充满了那么多的植物——蜘蛛草、小箭头、草头、希希(荠菜)、车前子、蒲公英、薄荷、文竹、山药、山芋、红萝卜等等,但就在我这样回忆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呈现出很多熟悉的植物的样子,但我居然不再记得它们的名字了。我甚至还记得把蜘蛛草的种子壳戴在知了突出的眼睛上,然后它们会向高空盲飞的样子。我想对于更多的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来说,知道与记忆那些植物就更加困难了。那样就一定会遇到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我们对于我们熟悉与依赖的植物的了解与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我们就越来越难指望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中出现更多的植物学家、园艺家、农学家、林学家,而我们在植物资源领域的世界竞争力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我们现在一些城市有一些植物园,但是因为在室外所以有点靠天吃饭的样子,也主要扮演季节旅游点的角色。如果有更多的室内植物园可以让更多人长年去观赏学习。植物园应该有更好的植物知识传播与植物解读服务。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在给予植物空间与建设植物园地方面给予更大的重视与支持。我们与植物相关的科研部门、院校师生也许可以从事更多的植物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通俗地了解植物世界的奇妙,在这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政府投入与社会公益支持。文学艺术与创意工作者也应该推出更多的植物题材作品,为促动青少年与公众对于植物的兴趣多做贡献。而我也特别建议我们的家长应通过让孩子在植物园、到郊区、在自然旅游中辨别、认识各种野生与种植的植物来开启与培养孩子对于植物的情感与兴趣,没准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的植物专家呢。

 

 

昨日场景:应《摩登绅士》之邀拍形影片,主题为严肃与享受的平衡。下午和晚上连录房地产开发商的公益与中印产业之比两期风暴节目。与电视台同事一起给同事过生日。

 

今日小诗:

水诡

 

美丽的香蜜湖啊,

沉没了飞翔,

在喘息中曾经的起航。

多少花朵,

正打捞着已经漂腐的残骸,

岸上排着昨日鲜活的歌,

湖色突然似年迈的酒囊。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排骨冬瓜

选冬瓜切出的中圈,去皮切成一寸宽一寸半长二十块左右方块,浸于清水。选猪肋排一斤半,切成一寸到寸半长,起冷水锅至沸放入排骨五分钟后取出,倒去原汤,在凉水中洗净排骨。再用清水放排骨大火煮沸,放料酒、花椒少许,改小火炖二十分钟(高压锅十分即可),放食盐酌量,再放入冬瓜,中火再煮三十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