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五十七)——中国人为什么跟余秋雨过不去?


最近,网络上一篇:《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文章又一次把30多年来中国文化界最富争议且争议最为持续的余秋雨先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该文作者认为余秋雨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捐款属于“虚拟虚构捐款”,并指责余秋雨借国难炒作自己。对此,余秋雨及其助手又多次出面辩解。但舆论仍以似有的倾向反驳:“捐款是真是假需要真凭实据,而不需要斗嘴皮”。

从诸如此类的现象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尽管《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也有待证实,但余秋雨的任何解释和辩解似乎更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到中国十三亿人民的大多数天生就是余秋雨的仇人?而且,这大多数人民又为什么跟余秋雨过不去呢?

笔者倒认为,世上任何的事情,都有其背后必然的原因。余秋雨先生屡遭质疑、屡受争议,也同样有其背后固有的原因。作为以“文化大师”自居的余秋雨,其立足学术、立足社会、立足民心的基础是什么?是其30年惫受争议的根本原因。大众文化的“人民属性”,注定文化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如果把文化理解成某种意淫社会、意淫民众的手段或工具,甚至于把文化当作美化“婊子”的“口红”,那么,这样的文化就成了广大人民所唾弃的有毒文化了,这样的“大师”就只能是经常遭到鞭挞的大师了。

中国那么多的学术大师,尽管也偶有遭质疑的事端,但,像余秋雨之类,一直以来被争议不息,绝对不是偶然或误解了,有句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这“风”也绝对不可能是无凭无据的“风”。这“风”恰恰是亿万民众的心声。还有句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人民的是非观也总是最正确的。换句话说,并没有人跟余秋雨先生过不去,若非要找出一个与余秋雨先生过不去的人,那么,这人就是余秋雨先生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