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分层次教学”教改设想


初中物理 “分层次教学”教改设想

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我想到由点到面进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设想。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              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丙、丁(差生)四个程度级,再接甲丁、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这样乙类集中在中间两纵排,两旁是丙类,丙类两旁是丁类,丁类左右是甲类,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

(二)              针对实际,分类要求。

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教师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3.作业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

4.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

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总的说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5.考查即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

过关考查实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补考(以基本题为主),对在补考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6.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四)综合分析,及时调整。

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分层次教学”设想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并且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