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身边的大豆战争


危急:身边的大豆战争
文,朱国成
之前对于各类关于国际粮食巨头意欲控制大豆产业链的新闻,略有耳闻,但缺乏切身的感受。就在这个十一,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大豆危急!
缘起是母亲拿回了一张超市促销海报,准备看准低价商品去采购。然后她问我,是否要去买一桶大豆油,真的很便宜!我凑过来看,是元宝牌大豆油、5升装、38.9元。实在太便宜,因为直觉告诉我,这大约是20年前的大豆油的价格。
20年前,我在邻村上小学六年级(1991年),那个村子里有一个油坊,用压榨的方法来榨豆油——在那个时候,农村都是靠这种油坊来吃植物油的,此外就是用肥猪肉自己来榨油,称作“大油”。因为在这个村子上学,因此父母会让我带着钱和油壶打油,价格大约是4块2、3角一斤的样子——由于是我经常去打油,所以对这个价格记忆比较深刻。
于是我计算了一下这桶5升装、38.9元的元宝牌大豆油的单价(元/500g),计算结果真的吓了我一大跳。
由于该大豆油是以升为单位的,因此需要根据豆油的比重来换算一下。根据我国大豆油国家标准(GB1535-2003)中的规定,大豆油的比重为0.919-0.925之间。具体计算如下表:
38.9
容积(升)
5L
比重
0.919-0.925
重量(千克)
4.595-4.625
价格(元/500g)
4.233-4.205
也就是说,这桶大豆油的价格相当于20年前我家乡的作坊大豆油的价格,如果不考虑20年来物价上涨因素的话。这其中,还没有去计算诸多因素:(1)大型企业的运作成本(乡村油坊都是家庭作坊,基本上只有少量的人工成本);(2)销售成本(乡村油坊不做广告、不用物流、计划没有销售成本)。
我查了一下1991年(我小学六年级的年份)到2009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为2010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暂不列入),更吓了一跳。也就是说,在物价翻了2.398倍以后,大豆油价格还停留在20年前;也就是说,如果换算成20年前的价格,现在这桶大豆油的单价(元/500g)只有1.754—1.765元/500g之间,而总价只有16.222元/5L。
年份
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
 
年份
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
1991
103.4
 
2001
100.7
1992
106.4
 
2002
99.2
1993
114.7
 
2003
101.2
1994
124.1
 
2004
103.9
1995
117.1
 
2005
101.8
1996
108.3
 
2006
101.5
1997
102.8
 
2007
104.8
1998
99.2
 
2008
105.9
1999
98.6
 
2009
99.3
2000
100.4
 
历年累计
239.8


而这桶大豆油所用的大豆是产自巴西的转基因大豆。
另外,我将超市货架上其他几个品牌的大豆油也进行了计算:
项目
元宝
福临门
汇福
金龙鱼
原料产地
巴西
阿根廷
巴西
巴西
38.9
45.8
46.0
49.0
容积(升)
5L
比重
0.919-0.925
重量(千克)
4.595-4.625
价格(元/500g)
4.205—4.233
4.951—4.984
4.973—5.005
5.297—5.332
20年消费物价指数
239.8%
折算价格(元/500g)
1.754—1.765
2.064—2.078
2.074—2.087
2.209—2.223
所以,就算我们可以认为元宝大豆油是超市为吸引顾客而特别降价折扣的,但其他几个品牌的大豆油仍然也大大低于20年前大豆油的价格。
上述几个品牌的大豆油的原料都来自南美国家,而上述南美国家的大豆产业在上世纪年代已经为美国、法国粮商控制。现在,南美大豆作为国际粮商巨鳄的炮弹到中国攻城略地了,操作手法也极为简单、直接:先低价倾销,让本土企业无利可图,从而快速兼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种子、种植、农药到物流、压榨等等;待到布局完毕、全面控制产业链,就大幅度提价,赚个盆满钵满。根据《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4期的报道,“2004年,跨国巨头顶上了中国大豆,他们利用期货吧大豆价格一路拉到了每吨4300元的历史高价,诱使国内榨油企业集中采购了约300万吨的美国大豆,随后又一路吧价格打压到每吨3100元,导致中国油脂企业半数破产,跨国粮商趁机利用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控制了近60%的国内油脂企业”。目前的状况是,“今日仅剩90多家企业,且有64家已被外资控制”。
这样,我就可以理解,20年前兴旺的油坊今日早已光张,小小的作坊如何能够与国际大豆巨鳄竞争呢?所以,中国农村早就吃上了如城市一样的5L装PET桶装豆油。这不完全是我们进步的表现。我们会为此而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根据9月18日中国日报网消息,“美国农业部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设立的农业贸易处揭牌”,直接将矛头插入我国东北粮食腹地,此举“毫无疑问代表了美国将进一步加强占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企图”。
这时,再去读这些新闻报章,才知道我们的大豆究竟有多么危急。
大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