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可征用个人财产”最怕被用在强拆上


   

“可征用个人财产”最怕被用在强拆上
“可征用个人财产”为何让我们如此恐惧?
“必要”就可征用个人财产?
别动,征用了你的房子
“可征用个人财产”是否让强拆变成征用?


日前送审的四川突发事件应对办法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征用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署名备查,征收组应当有公证人员参加。(10月6日《成都晚报》)

应对突发事件,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这本就是《物权法》等法律早就规定的事。可当四川“重提”的时候,依然让公众感到很是恐惧。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应对突发事件时却可以征用,这是以“大局”为重,是舍小家为“大家”,本无可厚非。公众之所以心怀恐惧,在笔者看来,无非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的私有财产并没有真正做到神圣不可侵犯。一句话耳熟能详,“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然而,公民的“身体”却依然阻挡不住强迁的脚步。即便是公民用跳楼、自焚来与强拆对抗,结局依然是“惨败”。一边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没有得到“神圣保护”,一边却又在法律上规定可以征用个人财产。公众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会不会成强拆的“挡箭牌”。如果何谓“突发事件”由政府说了算,却没有得到事前的“细化”;如果“必要”的解释权在政府,则公民的私有财产完全没有“安全”可言。只要他们说一句“必要”,那公民的私有财产说没就没了;其二,被征用之后,怎么补偿却没有详细说明。按照什么原则补偿;按怎样的比例补偿,根本就没有详细注明。语焉不详,当然对征用者有益处,可是对于公民来说,却要充满了不安。谁知道什么时候归还,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补偿。当一切都是“未知数”,公民如何能够心平如镜似的面对“必要时可征用个人财产”?如何不担心“可征用个人财产”不被开发商所利用?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可许多网友,却将这句话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显然是戏谑之语。然而,当权利没有被尊重,当自己的权益被悬空的时候,我们的“安全”就无处安放。

“可征用个人财产”最怕的是被用在强拆上。因此,对于“必要时可征用个人财产”和“突发事件”都要进一步的细化,并且事先征求公民的意见,要有民意的充分表达程序。

“可征用个人财产”为何让我们如此恐惧?真的是我们多虑了吗?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0/1006/02/6I9DJ5QU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