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亲子鉴定中心的故事:
对孩子作DNA亲子鉴定,是市民搞清楚孩子血缘的主要方法。眼下,越来越多的老人,瞒着媳妇,悄悄为孙子做亲子鉴定,让人啼笑皆非;也有不少市民面对“不是”自己骨肉的痛苦结果,却仍然选择做孩子父亲。
昨天,记者来到重庆市某司法鉴定所,听到一个又一个亲子鉴定的故事,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则显出人性的温暖与包容。
爷爷怀疑孙子血统,抱出孙子悄悄做鉴定
司法鉴定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做亲子鉴定者越来越多,去年比前年增加50%以上。鉴定者中,6-7层是为儿子或者孙子做的。眼下亲子鉴定的新特点是,老人为孙子做鉴定的增多。因为没有经过媳妇同意,鉴定时,神秘莫测,让人啼笑皆非。
前不久,一位67岁的老人,给鉴定所打来电话称,为一个不会说话的一岁多娃儿作亲子鉴定如何收费?需要哪些手续等等。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说,小孩这么小,如果怀疑其血缘不正,可以由孩子监护人带来。
老人回答,不能由孩子妈妈带来的,我家是独子独孙,媳妇生下孙子后,有人说孙子不象儿子,我们犯难了。如果娃儿是儿子的,现在买一百元的衣服、玩具,我要加到二百元;如果不是亲生的,那就难说了,搞不好家里要出命案。
老人告诉医生,说实话,自从媳妇怀上后,我们就不放心,打过好几次电话到司法鉴定所了解亲子鉴定的情况。生产后,我几次动员儿子带孙子来作鉴定,儿子都拒绝了。
司法鉴定所的工作人员也劝老人,一般来说,年轻人的事,老人少管,要相信年轻人的感觉。否则,家庭反倒不和。老人听完后放下了电话,没有再要求做鉴定。
然而,五个月后,老人再次打来电话,他告诉医生,你们必须为我家孙子做鉴定,反正鉴定钱是我出,不弄清楚孙子的血缘,我后半辈子都爱得不干净,活得不安分。
第二天,老人把儿子先“押”到鉴定所抽血,儿子很年轻,30岁左右。儿子告诉医生,他相信自己妻子的人品,坚持不做亲子鉴定,但是,几个月来,只要媳妇不在家,两个老的就唠叨,说邻居的议论,说他们的担心,说鉴定的好处等等,让你不得安静,一个字,烦!年轻人说,他是为了六根清静才来的,他从来不怀疑妻子。
儿子向医生诉苦时,老人在一旁干笑,一言不发。
抽完血后,儿子对父亲愤愤然,不辞而别。
第三天,老人再次给司法鉴定所打来电话,电话那头,声音很小,给人神秘的感觉;“是鉴定所吗?你们赶紧做好准备,我来为我孙子作亲子鉴定了。我媳妇刚刚出去,不晓得好久回来。现在孙子在我们手里,我马上打的过来。抽血一定要不露出马脚,用最小的针管,请最好的护士,不能用碘酒消毒,媳妇发现了不得了。”说完,电话断了。
十分钟后,老人抱着小孙子出现在医生面前。小孙子长得漂亮,却不会说话。看见医生,本能地哭了。老人一边摸出早已买好的玩具,变魔术式地在孩子前面幌动,一边示意医生拿出针管让他检查,是不是最小的针头。这时,孩子不哭了,待其注意力转移之时,医生迅速为孩子抽血、取针。孩子又大哭起来,老人又摸出糖果给孙子。
前后仅仅五分钟,老人背着孙子,又逃式地离开鉴定所。临走时,老人丢下一句话,“我们也不敢得罪媳妇,她要回家了。”医生看见,一阵忙活后,老人脸色发红,额头已经微微冒汗。
不久,鉴定结果出来了,孙子是儿子亲生的。拿着鉴定报告,老人在电话里笑个不停,“既然孙子是我家的正宗独苗,我会把全部的爱,还有财产都留给他。”
第二天,老人买来了糖果,请鉴定所医生吃,“来,来,来,大家吃糖,吃我家喜糖,我下半辈子活得安分了!”
司法所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来我所鉴定的孩子,绝大多数是自己亲生的,只有个别不是。
“虽然不是亲生的,我仍是她的父亲”父亲胸怀感动医生
这位父亲让我们很感动。昨天,司法所医生告诉记者。
父亲是一位商人,49岁。他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女儿,正读大学。这天,父亲来到司法所,他很顾虑,不知道该不该做亲子鉴定。商人告诉医生,他常年经商在外,据说妻子在家乡早有相好,他没有与妻子闹,因为妻子已和相好分手了,也开始用自己的温存表现出内疚。现在,他已从理智上原谅妻子。但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商人总想搞清楚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如果鉴定出来不是你亲生的,你啷个办?司法所医生问商人。
商人回答,我会正确处理的。
不久,商人拿到了女儿的血液,自己又到司法所抽取血样。很快,结果出来了,抚养了21年的女儿,真的不是自己的骨肉。
商人拿着鉴定报告,脸色苍白,但他非常镇定。他自言自语说,“其实,我早就料到这样的结果。谢谢你们告诉我真相。”说完,商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医生们为这位父亲感到难过。
几天后,这位父亲给医生打来电话,“我抚养女儿21年,我很爱她,她永远都是我的女儿,我的亲骨肉!”说完,父亲在电话里哽咽起来。
本报记者 罗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