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恨的,我走了,正如我恨恨的来,我恨恨的挥手,虽不带走一片云彩,但留下并不寂寞的背影。
Google的成功,因为其有伟大的理念,即“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Google之所以受人追捧,在于其取得巨大影响力之后的“不作恶”的自我约束。Google必须进入中国,是因为其使命在全球,而中国是全球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Google必须离开中国,是因为Google中国正不觉成为垄断势力作恶的帮凶。
这是个无解之题,自然法则是物种必须适应环境,社会法则其实正相反,是物种在不断改变环境。在这个讲究天人合一的国度,对于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的尊重显然是高于自由平等的社会法则的。
从容就义的谷歌在中国一定会被当成笑柄,即使儒雅如李CEO也忍不住发出“大家说百度是否要进军香港”的叫嚣。中国几千年的生存智慧被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好死不如赖活”,中国历史上的名臣都是玩政治的高手,但都不是构建政治制度的高手,这些高手的存在,可以让一个破败的制度持续几千年之久,比吉尼斯还吉尼斯。
谷歌去了香港,至少没有离开中文世界,其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在名义上依然完整,而似乎也让其不作恶的自我约束得到了遵从,但谁都知道,这种两全更多的是文字游戏。
这个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从积极的角度来讲,中国可能成为谷歌的最大试验田。即后PC屏幕时代的搜索引擎使命的探索。
PC屏幕垄断信息出口的时代或正在瓦解。互联网视频,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很多并不应该被PC所统治的界面,在未来,可能会走向回归。PC将来的角色依然会主要是工作工具,电视,手机在获得强大的云支持的背景下,会重新夺回本属于自己的领地。云分担了本地计算的压力,而更多智能终端的计算能力已经得到了持续增强。
我更愿意相信谷歌只是转身,并非离去。
即使占了100%的搜索市场份额,百度依然只是一个伟大的模仿者,因为百度是一家没有使命的公司,百度所有的思考都是在如何变现,而没有表现出与其领导地位相匹配的前瞻判断力,对人类福祉给予足够关注。
5年后,还会有独立搜索引擎存在吗?这个问题,值得持续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