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继续流出权重股
两市昨日总成交2186亿元,比前一交易日减少约380亿元。从资金流向看,权重股仍有资金流出。据广州万隆统计,昨日资金净流出约39亿元。资金成交前五名的板块依次是中小板、新能源、医药、上海本地、创投板块;资金净流入较大的板块有教育传媒、医药、新能源、电力设备、商业连锁板块。资金净流出较大的板块有创业板、房地产、化工化纤、银行类、煤炭石油板块。而据大智慧superview数据显示,昨日资金净流入板块中,教育传媒板块排名第一,主力增仓0.21%,资金净流入2.845亿元。
●短期交易赎回费首现 博时创业饮"头啖汤"
在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实施一个多月之后,针对短期投机性交易的惩罚性赎回费终于现身江湖,博时基金即将发行的博时创业成长基金将成为第一个"试水者"。
据博时基金上周五发布的博时创业成长基金招募书显示,该基金在申购和赎回费率结构方面完全采纳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在公募基金中第一次对持有期限少于30个工作日的基金份额增列较高的短期交易赎回费,其中对持有基金份额期限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的赎回费率达到1.50%,对7日及以上但不足30日的基金份额收取0.75%的赎回费率。除了这两档新增的收费之外,博时创业成长其他三档赎回费和现有的大部分基金保持一致,即持有不满一年的收取0.50%的赎回费,在一年到两年之间收取0.25%,两年及以上不收赎回费。
●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逐步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
要增强资本市场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场外市场建设;及时完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市场规则,审慎稳妥地扩大试点范围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昨日在重庆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指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化配置资源功能,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加强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推动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刘新华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刘新华指出,资本市场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资本的形成、积聚和流转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是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面临着宽广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可以积聚大量资金,不仅开辟增量资金来源渠道,又可以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产品集中。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本市场将对我国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作用。三是我国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
刘新华强调,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要不断发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要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健全新股发行机制,加强对询价、定价制度的监督。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价机制,提高并购重组的质量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本约束机制,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二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稳步发展壮大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增强资本市场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场外市场建设,逐步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积极探讨境外企业境内上市制度安排,创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渠道。三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市场发展广度和深度。融资融券试点和股指期货推出后,要始终把化解风险、维护广大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重点,及时完善市场规则,审慎稳妥地扩大试点范围。
刘新华指出,要加强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推动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要加快地方金融环境建设,形成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加快培育优秀上市公司,推进市场化兼并重组,鼓励优质资产进入上市公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上市公司独立性和透明度,引导上市公司规范发展运作。让上市公司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信证券:调控或促4000亿资金逃离楼市
政策调控的悲观预期还会给投资者情绪带来负面影响,以地产和银行为代表的大盘周期股仍将在短期继续拖累大盘,预计上证综指将下调至2900点附近。我们认为“十号文件”的出台真正表明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未来细则将陆续出台,还将对投资者心理构成抑制。此轮调控的实质影响还需观察实体和预期两方面指标,即地产市场量价的变化和地产板块盈利预测的下调。
小盘成长股的持续走强,实际上代表了投资者对以地产和出口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担忧,而随着经济转型政策的不断推进,对地产等领域的抑制不可避免,大小盘的风格“异化”也在所难免。由地产引发的对其相关板块的担忧在短期内还将持续,对银行的担忧也在累积。虽然地产、建材等周期板块的估值已经开始低于平均水平,特别是与小盘股的“喇叭口”越来越大,但目前这种情况还难以看到改善的希望。此轮地产调控、“国进民退”和大小非减持将使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我们近期的调研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初步测算仅地产调控就可以挤出资金约4000亿左右。调研显示,当前这部分资金更倾向于主题投资和消费类的中小盘股票,对大盘周期股也不感兴趣,这从资金面支撑了“风格异化”短期仍将维持的观点。
本周关注的行业配置线索是在宏观周期不确定性增大和科技板块估值过高背景下,寻找泛消费领域内生式业绩增长确定、估值合理的投资机会,以及关注央企整合带来外延式业绩增长的行业机会,主要推荐农业、商业、医药和建筑建材板块,重点推荐个股中国国航、隆平高科、东百集团、鲁抗医药、瑞泰科技、中大股份、盾安环境、双鹤药业、江南高纤、长城开发、中国北车、烟台万华、合家资源、宏图高科。
●天价发行迷人眼 估值回归待何时
拟在中小板上市的海普瑞4月26日以148元的“天价”进行网上申购,A股IPO定价迈进3位数时代。4月21日,创业板新贵碧水源上市首日即登上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高价发行、首日暴涨、连续飙升,这些中小板、创业板“新贵们”缘何如此“疯狂”?
分析人士表示,投机资金大举追捧高成长中小盘股,使得此类品种估值高企,而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使得股市投机资金更加充裕,进而继续推高这些中小盘个股股价。
不过,结合2000年前后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教训,如果地产政策调整带来经济增长预期改变以及小盘股未来业绩难达预期,可能诱发市场对这种“新贵发烧、老牌沉寂”的局面进行主动纠正。
2010年4月27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