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贫穷意识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你自己是穷人就没法帮助别的穷人。”

  倘若你坚信自己不可能变得富有,你的言行将会听其指挥。大多数情况下,你的预言会被“证明”是对的。同样,如果你改变对世界的期许,无限向往财富,你将很快才思泉涌,渐入佳境,然后财富就被你吸引来了。

  我们的文化不断地向我们渗透否定金钱的概念。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实际上《圣经》上写的是“贪恋金钱是万恶之源”,也就是说,获取金钱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当做货品储藏。

  世上的财富都是有限的,我们拥有的越多,别人的就会越少。有句话称“所有的富人都是不诚实的人,都是小偷”,社会上有人用“肮脏的有钱人”或“脑满肠肥的富翁”的说法表示他们对富人的不信任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许多像这样对钱的狭隘看法是有历史的渊源的。在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存在让少数特权阶层得以拥有几乎全部的财富,而穷人却受到欺骗与凌辱,以为穷困就是他们的救赎。权利的等级制度是在“财富有限”的假设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这种假设认为世界上的财富是一定的,而且是匮乏的。贫穷被加以宗教美化,在许多年的时间里,贫穷甚至被认为是佛教的一种美德。

  有人的出生于上个世纪的经济萧条时期,或者经历过二战时间的食物及日用品定量配给的境况,他们潜意识里仍然相信“根本就没有足够分配的东西”,变得安分守己起来。他们中的许多甚至还把自己局限的认知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即使你认同如下的言论,内在的问题的重要性还是有待分析:倘若你相信金钱在某种层面上意义并不积极,你的潜意识里就会出现阻挠你赚更多钱的心理尝试。

  渐渐发现大多数富有的、成功的人常常会有共同的习惯以及对财富的理解。同样,我也相信有许多人由于对待金钱有不正确的认识和不好的习惯,他们强大的错误信念使得他们会一直穷下去。他们不肯为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也就是失去财富)负责或改变,而是把没有钱当做证据,以此证明他们就只能这么穷。他们慢慢地默认自己贫穷后,无意中就形成了贫穷的预言与贫穷的意识。

  并不是说没有钱是某个人的错。这就像打扑克牌,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左右自己会抓到什么样的牌,这有较大的偶然性,但接下来该怎么玩,我们就要由我们自己负责了。有好牌的人也不一定就赢,而牌差一点也不一定就肯定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