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楼市新政不会成为近代史上悲壮的“百日维新”
三套房贷牵扯各方神经 中国楼市调控负重前行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悲壮事件——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而同时代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经过明治维新而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
在房地产经济上,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有学者忧虑,中国的经济前景很类似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靠出口拉动消费、本股价、房价暴涨等等,中国是否真的会步日本经济盛极而衰的后尘并陷入长期萧条呢?
自2010年4月15日楼市新政落地以来,被喻为“世上最牛调控”此次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的“新国十条”到今天刚好实施100天。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今年1至6月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说明了上半年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楼市调控刚刚进入中场,先是有消息称楼市调控出现松动迹象,“国十条”有关政策再度遭遇被取消和瓦解的境地;紧接着,事涉调控的三部委——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12日分别做出辟谣回应:住建部强调各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十条”及相关配套政策;银监会表示严格执行二套及以上房贷政策不动摇;而国资委表态称78户央企正在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
特别提出的是,7月11日,一条标题为“中央摸底京沪等地楼市调控反应防止误伤经济”的消息密集出现于各大媒体和各家网站上:“记者独家获悉,6月底中央高层委托有关机构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楼市调研,并且征求民间研究机构意见,以此更真实地了解目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防止楼市调控对经济造成误伤,为制定下一阶段楼市调控政策做准备。”文中某地产专业人士还如此评价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不满百日的“双限双认”(即:限购、限贷和二套房认房又认贷)房产新政,提出:“如果严格执行该政策超过一年,与金融关系更密切的一、二线城市的住宅房价将可能出现超过30%的降幅,将对经济造成较大的误伤,影响极为深远。”
为既得利益集团制造舆论“楼市调控松绑”传言很快辟谣,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于12日分别做出回应,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三部委分别作出回应。住建部官员还特别强调,各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关于房贷的“政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中国楼市调控在“国十条”出台不足百日之际再起波澜,据观察,开发商资金开始吃紧,又不愿降房价,楼市步入深度博弈 ,2009年信贷增长速度过快后,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楼市,成为了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今年信贷收缩对房贷产生了直接影响,打击了投机和投资性需求,从而在源头上对楼市进行了调控,是此轮政策调控的核心,现在到了调控需要持续的时候,开发商逐渐开始受到新政的影响,所以现在才出现了这么多希望调控停止的言论。
楼市新政要获得成功,一定要坚持2—3年时间,冯海宁先生说得好,前几年楼市经历多轮调控,但房价始终居高不下。显然,调控未达预期效果,原因之一是调控半途而废或者说虎头蛇尾。这轮调控是否能重蹈覆辙、坚持到底,需要事实来回答。检验宏观调控决心的是市场和房价水平,而不是监管部门如何辟谣。
直面楼市深度博弈
中国楼市调控负重前行
楼市调控刚刚进入中场
城市“蚁族”和县城“贵族”,你选哪个?
新政百日:广州在售130盘四成降价二成逆市上涨
2010中国房价最该下降的八大城市 三亚排第一
张若斌:本轮房地产新政绝非“百日维新”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20年祭
“两难”境地考验调控智慧
“楼市调控松绑”传言疑为利益集团制造舆论
楼市调控不看“辟谣”看实效
三套房贷牵扯各方神经 中国楼市调控负重前行
成思危:长远看房价肯定涨 短期下跌幅度不能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