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功夫在诗外”
刘纯银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8月8日,也是《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全民健身日”。(8月8日《中国广播网》)
据了解,今年的主题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大行动”。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在这一天举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将超过100项,其中很多活动都欢迎广大普通群众的参与。此外,依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各地“全民健身日”当天普遍推行体育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然而,尽管自去年首个全民健身日以来,轰轰烈烈的健身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形式多样的健身方式吸引了男女老幼纷纷加入其中,全国各地城乡处处展现出的壮观健身场景,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运动场所少,运动成本高”仍然是老百姓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想健身却无处可去成了很多人的苦恼。这不,当有记者电话询问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两座国字号的体育场馆时,都得到了一致和明确表示:没有接到全民健身日免费开放的通知。难怪除了媒体记者说“全民健身日仍像是场展示秀”外,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也表示,从中国全民健身事业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说,离充分满足群众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虽然我国在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牌总数首次超过体育大国美国),但是我们更应看到51块金牌背后存在的差距。如与众多体育强国相比,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体育所需要的群体参与、基础设施、基层教练、科技水平、经济投入等指标,中国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在我国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以及青少年体质状况持续下滑的今天,更应该强调全民健身的普遍性和长期性。这也昭示着,全民健身不能仅靠一时之功,而应长期努力,更应当在“诗外”下更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全民健身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真心期待各地在迎来第二个全民健身日的时候,不仅希望能够涌现新的健身高潮,更希望健身能够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别再拿工作忙、没时间、身体好等借口为自己不积极参加健身开脱。其实这样的托辞,不过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借口而已。因为,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健身的机会随处可见,比如散步,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做到;再比如爬楼梯,老少皆宜,不受时间限制,不需要健身器材,像这样的健身方式还有很多。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健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