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澳大利亚人来说,远在北半球中国发生的事,很可能比国内大选更重要。确切地说,澳大利亚国内大选的经济意义是有限的。目前看来,大选结果能够直接影响的,仅仅是矿商和它们的股票。即如果在野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获胜,矿商股可能反弹,因为该联盟反对现政府的矿业税征收计划。
而从长远来看,在采矿业,中国是可以从供需两方面发挥重大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首席执行长Tom Albanese上周四发表演讲,称中国仍然是这家英澳矿商取得成功的关键。力拓重申其立场,愿意协助中国在海外收购资源,进行采矿勘探。今年7月下旬,力拓与中国铝业达成协议,双方将在西非几内亚的矿山联合开发一个铁矿石项目。力拓与中铝的合作,显然是为拓宽与中国国有企业进一步合作的可能,这些合作将为北京实现一个重要的资源安全目标——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现在,中国已经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到了760亿美元。这一数字中的主要部分来自于中国对澳大利亚丰富矿产的需求,尤其是铁矿石。反过来,在传统客户——美国和欧洲艰难应对经济低迷,需求萎缩之际,中国需求对于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在朝的工党对包括双边贸易在内的中澳关系并不乐观。尽管澳大利亚外交部长Stephen Smith说,他相信工党在第一届任期期间没有损害澳大利亚同亚洲,包括中国的关系。但亲身参与中澳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商务人士认为,自工党政府今年5月份宣布计划对矿业企业征收按利润计算的税以来,北京开始将澳大利亚视为一个很难进行交易的对手。
另一方面,在野的澳大利亚主要反对党联盟明确承诺,如果赢得全国大选,它将重新加强与亚洲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不过,即使它真能获胜而试图兑现承诺,恐怕首先得解决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不顺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全世界直接收购资源类项目、获取原材料供应,也多次尝试在澳大利亚进行并购。但遗憾的是,很多这类交易遭到了澳大利亚的反对。所以,以交易价值计算,去年澳大利亚在中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只占8%(美国仍是澳大利亚的最大外国投资者)。
如果说在矿产资源领域,中澳双方的影响和作用是相互的,在另一个领域澳大利亚几乎只能单向被动地接受北京政策的摆布了。最近公布的8月3日澳大利亚央行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澳大利亚央行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澳央行公开了会议纪要的摘要。摘要称,中国先前的政策措施等因素正导致楼市降温,一些市场的成交量减少,房价出现下跌。由此,中国建筑行业及水泥、钢铁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在经历2009年非常强劲的增长之后,也出现了放缓。
显然,澳大利亚货币政策当局对中国楼市政策十分敏感。在本轮危机中,正是中国房地产业、建筑业的领先复苏,急剧增长给澳大利亚带来资源品出口反弹的机会。因此,那些关注澳大利亚股市汇市的投资者也得把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中国。而对在中澳两地有资产的人和已经或正打算移民澳大利亚的朋友来说,我建议把这两个国家看成一个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