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提前预订为何能够多打折扣?


  逛超市时,发觉超市里的月饼定价与众不同:团购者如果6月份预订,可以打6折;如果7月份预订,只能打7折;如果在8月份至中秋节前订购,则不再打折。与其他商品类似,如果散买,无论在什么时间,都没有打折优惠。

  超市月饼价格能优惠到只打6折,超市仍有盈利,可想而知,生产商批发给超市的价格肯定更低,月饼销售的利润率何其高也。与政府垄断的行业,政府往往设置准入限制,准入成本较高不同,月饼行业能够自由进出,是个自由竞争的行业。企业竞争原理告诉我们,自由竞争行业的长期利润率趋向于零,因为要是行业利润率大于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使商品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要是行业利润率小于零,亏损企业会退出,使商品价格上升,利润率上升。怎么遇到月饼行业,这个原理就不适用了呢?

  错误在于认定月饼行业能够自由进出,进入成本较低上面。一套普通的自动化月饼生产设备投入不菲,一般需要3万元左右。而且,月饼生产设备至多只能生产月饼、蛋糕、点心等类型差不多的食品,不能用作他途。如果见到月饼行业高利润率,新的商家也想进来分得一怀羹,仅仅设置投入就是3万,而且新商家只能在需求高峰期间生产,其余时间不能再事生产,新企业进入月饼生产行业的成本将十分昂贵。

  设备投入不菲加上生产销售周期较短,导致月饼生产行业的进入成本较高,在位生产商家相对较少,卖方竞争不太激烈,月饼价格可以定得相对较高,因此该行业的利润率较高。

  卖方竞争不太激烈,月饼商家面对的需求曲线相对较为陡峭,商家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是月饼商家能进行差别定价的基础。团购量多打折容易理解,因为一般商品“薄利多销”,总的利润比较可观。但为何同样是团购,提前1个月预订能打6折?去迟一个月只能打7折?在8月至中秋节这段时间去订购就没有优惠了呢?为何优惠措施不是倒过来的呢?

  这是由买卖双方的利益决定的。一般来说,在供应充分的前提下,越早预订的人,对月饼价格越敏感,如果把价格订得稍高,往往是这些人首先选择不再购买。订货较迟的人则相反。超市通过订货迟早来对消费者进行差别定价,能提高平均售价,获取更多收益。

  另一方面,与一般商品不同,月饼销售具有季节性,过了中秋时节,月饼的需求会激降,价格会激跌,因此能否准确预期月饼需求,能否尽量把月饼在中秋节前卖出去,是月饼生产商家取得利润的重要因素。生产商家越早知道顾客具体的需求信息,诸如月饼需求的品种与数量等,就越能“看菜下碟”生产相应的品种与数量。而且,还能据根据具体的需求信息调整月饼品种、数量与价格,诸如可以多生产广受欢迎的品种,少生产不太受欢迎的品种;适当提高受欢迎品种的零售价格,适当降低不太受欢迎品种的零售价格等等,以此获得更多收益。既然月饼商家提前获得买方需求信息对他十分有利,他当然更愿意给提早订货者一些优惠,这就好比是一种信息交易,能使买卖双方实现“共赢”。

  选择在8月份至中秋节这段时间预订或者购买的人,往往对月饼价格不太敏感,特别是在中秋节当天购买者,往往更不在乎月饼价格的高低。另外,月饼从生产到销售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越是临近中秋时节,买者的需求信息对生产商家越是没有价值,所以临近中秋时节的时间段,即使团购也往往不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