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其人其艺


刘星其人其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太湖学者特聘教授、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我与刘星兄是挚友,可谓志同道合,论长说短,也就有了发言权。况且,他处西北,我据东南,隔着长长的秦岭——淮河,或许看得更清晰。古人云,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虽然我们不可将人与艺比附、对应,但其关联还是不容置疑的。评刘星兄的艺术,也说说他这个人,或许也是一种思路。

 

刘星其人

    论性格,刘星兄多西北的粗犷,具有较好的全局观。平常,多觉得他“身子重”,未老先“龙钟”,实际做他感兴趣的事,很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据说他读研期间,画画通宵达旦是件平常事,也许多年用心太猛,我看他精神状态,确有些劳累过渡了。刘星兄生活很不讲究:吃的,有面有辣就行;穿的,随手捞来大体合身就成;头发很长,睡眼悻悻。这到有些艺术感。

刘星兄为人很真诚,这种真诚不是讨好别人。他是有一说一,凭能力办事。但处好了,感情上绝对是朋友,拿你当哥们。他不会南方人的客套,因为在南京读博三年,耳濡目染,也想学着客套,但很生硬,骨子里还是西北直爽人。

    刘星兄处事也是直来直去,有时会得罪人。比如,他将自己的认识作为标准,来判断一般社会俗事,往往差距太大,这就让别人觉得你刘星太牛。因为没有把握好分寸,事情不仅没办成,得罪了别人,憋屈了自己。

整体上,刘星兄是个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的人。所有吗,他的朋友也多为艺术中人。

 

刘星其艺

    刘星兄的艺术,大处看,也像他的人:风格审美是西北的粗犷,多粗头乱服,但讲整体;他对艺术很真诚,很自信;作品艺术感很强。

    刘星兄是全能书画家,这种全能所达到的程度在当代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我对他最赝服之处。就中国画而言,刘星不仅能画人物,更长于山水,且精于花鸟。今天,这种三科齐备的画家已不多见了。中国画之外,刘星兄还精于书法,而且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能“五体”并驱,各臻妙境。

    刘星兄的“全能”,一可见出他的勤奋,二可探知其过程中所蕴含的智慧。

    刘星兄还是个“技道并进”的艺术家。刘星兄实践之外,在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尤其对画理画法的理解与精深研究,对长安画派的系统理论梳理,以及对艺术之本的探寻,都有有见地、有感染力的成果。俗语“技进乎道”,其实技、道一体,相依相成,缺一不可。

    刘星兄的书风泼辣、灵动,有张猛之力。其线型如龙吟蛇舞,合于节奏之韵律;其点画之纷披,错落有致,讲布白之理法。似乎刘氏书风就要形成。

    刘星兄的中国画,一有传统。它表现为笔墨正宗,章法中规中矩,气息高古纯正。刘星兄作品中的传统既有形而上的,偏于传统理念,也有直白的视像,表现在笔墨与构图处理上,可见出刘星兄在传统上下的功夫有多深!

    刘星兄的中国画,二有生活。刘星兄喜从写生中得稿,有些作品就是对景写生的鲜活景致。生活是素材,更是体验。刘星兄在生活摄取上,将素材放在第一位,所以他的画很有生机,不重复古人的一山一水。刘星兄也会在自然中体验生活的至理,并转化为自己的画面立意,意境更为深远感人。

 

    刘星兄的成功可归纳为三点:

    一是,他起手学数学,养成了缜密的思维方式,以此带入书画学习,有了更多的理性。比如:他深知,书画之道,首先要解决技术一关,非下大功夫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不可;他还明白,变技术为艺术的方式,除了勤于思考之外,更应读书涵养。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特理性的人才会有的思路。普通画者,如何有这般理解?或许有了第一层,也很难进入第二层面的思考。

    二是他的韧性,这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这种韧性除了与上面讲的“理性”有关外,还与当事人的兴趣、禀赋、气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刘星兄对书画的挚爱几乎达到痴迷的状态,这是他具有韧性的重要前提,也是他一直保持学习与创作热情的首要条件。

    三是他勤于思考。我们看刘星的书与画,咋看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感觉,但细品之,处处是必然,有着他理性思考的明显痕迹。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能通过自己读书后的思考,寻找适合自己艺术演进的理路,从而较早形成自己的面貌。

    这三点不仅成就了他的目前艺术状态,而且还为他未来发展加足了动力。如果我的理解是事实,真难想象,刘星兄在不久的将来难保不成为中国书画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