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信北京市公务车6万多辆! (图)


 打死不信北京市公务车6万多辆!  (图)

 

      

 

    北京市近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市的公车数量。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地方政府公布出具体到个位数的公务车数量,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财政局表示,此次向社会公布的公务用车数量,是指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的实有数量,包括小轿车、载客汽车等所有车辆,数据来源是“北京市2010年财政决算”初步汇总结果,尚未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人们对这个公车数据纷纷产生质疑。而昨天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终于又进一步解释了此次公务车数据的备注,那就是全资由市财政局购买的车辆才算公车,而有事业单位、国企购买的车辆不能算公车。因此,这也正好回应了网友的质疑。

  公车一度作为使用率最高的车辆之一,在建国后的数十年中,也一度是国内汽车行业主要的销售对象,直到最近10年,汽车才开始大规模走进家庭。而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公车”现象,很多企业都是按照相关单位的采购标准来“上纲上线”的制造适合公务采购用的汽车。

       在很多业界专家看来,公务车的定义并不能仅仅狭义地局限在上述车辆的范畴内,因此,要想准确公开全国公务车的数量和运行经费,还要对公务车的定义进行统一。以广东为例,对公务车的定义就比北京这次公布的公务车的“定义”要宽泛。2009年初,在财政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广东曾经叫停10类公务车“变相”超编购买使用现象,当时有关方面曾经指出,公务车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股占50%以上国有企业、中央直属和外省驻粤单位购买的公用小汽车,类型包括旅行车、小轿车、吉普车和微型厢式车等。如果以“广东版”公务车定义衡量,北京市的公务车数量恐怕绝不止62026辆。而据媒体报道,在长期关注公车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对公务车数量的统计应该采用最大范畴,即只要动用公共财政资金购置的都应该算作公车,“因为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而此前网民一直认为北京市的公务车有70万辆之多,因此,北京市财政局公布62026辆的数量后,民间版的“传说数据”与官方统计数据一个多、一个少形成了巨大反差。

       去年12月23日,北京公布“治堵新政”。细则包括:“本市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 即明年公车“零增长”, 这一被归类为“公务用车改革”的举动赢得了诸多好感。毕竟,按照央视发布的数据,北京市内已有公务用车70万辆,就算把它们无缝焊接在一起,所占的面积也会超过14个天安门广场。  一个以出行需求总量为标尺的比较方法是,按照北京媒体公开的数据,目前在北京,街头跑着的出租车也就是6.6万辆,比官方公布的公务车“狭义数据”仅多几千辆而已。这意味着六万多辆“狭义官车”近乎可以满足北京这样的千万量级人口大城市的人们的打车出行需求。

  另据媒体报道,北京主城区出租车每千人拥有量为5.5辆;而在有的地方,原则上公务小汽车数量配备根据编制人数,每15人至18人就配1辆行政业务车辆,相当于每千人55辆以上。

  由此引发的两个疑问是:北京市的公务员出行需求与市民打车出行的需求相比哪个更大?在北京市人口远远超过公务员人数的背景下,仅比出租车少几千辆的62026辆公车究竟是多还是少?答案不言自明。

 

一.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 在治堵和限制公务车方面都各有高招:

 1. 韩国

  首尔市政府发狠 只保留4辆“官车”!

  在韩国,公务车的限制措施也很严格。据韩国媒体报道,从2008年起,韩国政府为了应对道路拥堵和国际油价飙升,就决定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时任韩国总理的韩升洙曾说,政府以身作则,率先当模范,对819个公共机构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

  而为解决交通问题,首尔市政府更是从2006年起便采取了一系列以身作则的措施。其中最“狠”的是减少官员用车。市政府把“官车”数量一下砍到只剩下4辆。

  现身说法

  “限制公务车成效大”今年28岁的闵志原是首尔邮递公司的运输司机,闵志原说,他每天早中晚都要出去送各种邮件、包裹,即便是高峰期路面也不会被堵死,“这恐怕和政府车专车专用分不开。”他说,路面上的车明显没有以前多了。

  闵志原说,自己本来就是个急脾气,但是自从政府出台官车新政策后,路况明显就好了许多,“真是不可思议,可见限制公务车成效大啊。”

       2. 日本

  政府机关“小气” 市长骑车不足为奇
据日本汽车检查协会2010年最新统计显示,日本东京作为集中了日本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各类机动车446万多辆。

  东京的汽车保有量并不比北京少多少,但是东京平时却很少遇到道路被堵死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日本国土交通省道路交通部媒体部发言人清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日本没有“班车”这个说法。在东京,包括许多政府官员、公司领导在内的上班族都依赖公共交通上下班。在早高峰时的东京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开小汽车的仅为6%。

  亲历者说

  三菱电器总公司 只有5人有“专车”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这样“抠门”,日本国内的公司也都一丝不苟地严格限制公务车。三菱电器在东京的分部的部长吉田将之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限制公务车不仅能够减少固定经费开支,更减缓了道路压力。

  吉田说,他们的总公司有二十多位领导干部,只有懂事会的会长、社长和公司顾问5个人享受公车接送上下班的待遇,其他的领导和员工都是都没有专车的。

  吉田自豪地说,东京的交通不堵他们也做了不少贡献。“这还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每年可以节约几亿日元的开支呢!”

      3. 法国

  法国公务车有特殊标志,公车私用管理机制严格,尤其是社会监督和舆论特别发达。曾有部长因公车私用被迫辞职

  4. 美国

  法制健全监督到位 公务车需“团购”

  洛杉矶也有“堵城”之称。在洛杉矶,每天有将近一百万人上路。洛杉矶正在通过各种措施治理交通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务车的管理。

  洛杉矶大都会运输管理局发言人马克·利特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洛杉矶和北京交通管理部门几个月前刚刚建立联系,并且将要共同探讨治理两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据马克介绍,美国公务车配备和管理方面的法制相对健全。洛杉矶政府公务车的车牌上有明显的标志,如果在下班时间看见公车停在饭店、娱乐场所的门前,谁都可以举报。从最根源的采购上来看,有专门管理公务车的部门负责。

  马克说,美国联邦政府如果自己用车,每个部门可以向联邦总务局提出申请,在请求得到批准后,总务局会统一采购。用时下流行的词来说就是“团购”。

  他说,洛杉矶政府现在也采取“团购”的办法管理公务用车。马克认为,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务车的购买量。

  拿事说话

  公车私用 逮着就重罚

  马克说,其实公务车的使用中最让人关心的是公车私用问题,“全美国对公车私用的处理都很严格。”马克介绍说,曾经有媒体报道出威斯康星州公务员西蒙·勒尔斯公车私用的丑闻。西蒙因为一念之差,开公务车送自己的妻子去上班,结果被人举报,被州府办公室扣去6个月的油补,停止经济法高级咨询师权利6个月,并记录在本人的信用档案内。

  5. 英国

  整个伦敦市 没有一辆公务车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从2002年起因为伦敦就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到提高停车费、征收拥堵费等,限制公务车也是一大举措。

  伦敦市长办公室发言人汉娜·拉塞尔今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伦敦是国际性大都市,人口稠密,道路狭窄,而且路况十分复杂。为解决拥堵问题,伦敦市长不仅采取了多种手段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市长本人也身体力行,不坐特权车,甚至整个伦敦市政府都没有配备一辆公务车。

  汉娜称,警方为“国宾车队”开道不会事先封锁整条道路,而是让骑摩托车的警察在“国宾车队”到达之前赶到前两个路口,临时指挥路口的车辆停止行驶。车队一通过,警察即刻放行,前后不过一两分钟时间,不会对整条道路的交通造成大的影响。

  汉娜还说,虽然没有公务车,但是他们的集体活动都是租车,准时准点,还没有事故隐患。这不仅省去了大量的司机编制,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减缓了城市交通压力。

  眼见为实

  伦敦市长上班“自驾”自行车

  “限制公务车的办法并不难,但是问题在于找到有政治勇气的人。”汉娜说。伦敦市长就是这样的人。公务车的开支可以用于投资公共交通,而且还能从实际解决路面交通的尴尬局面,一举两得。

  汉娜说,伦敦市政府的官员开车不仅没有特权,而且主要靠自己解决出行问题。伦敦市长多年如一日乘坐地铁上下班。很多伦敦市民都亲眼见过市长只身坐地铁。

         6. 印度

  印度政府规定,只有内阁部长和副部长、文官中的秘书等少数官员可以配备政府专车。其余官员可以临时要车,但也要经过用车批准和登记手续,办完事还需立即送还车辆

  7. 比利时

  为了不影响公共交通,比利时王室用车都要遵章守纪。王室的车和政府高官的车出行有时也有警车开道,但不会干涉公共交通,其余车辆可以照常行驶

  8. 博茨瓦纳

  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奇招多,民用车和公车牌子颜色不同。政府甚至设定公务车加油站的汽油是粉红色,让公务车“无处藏匿”,假日不给公务车加油

 

         二.   今天我们就来瞧瞧几款适合公务采购的车型,看看他们都有何与众不同。

1、奥迪A6L(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

特点:2.0T和2.4L车型均符合厅局级和正部级的用车标准

 

 

 

 

奥迪A6L在外形设计方面,与上一代奥迪A6相比,全新奥迪A6L外观上的最大变化是,前脸上原本被前保险杠分开的散热和进气格栅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梯形格栅。环绕格栅的银色装饰条从前机盖一直扩张到雾灯以下的位置,覆盖了整个车头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

打死不信 <wbr>北京市公务车6万多辆! <wbr> <wbr>(图)

内饰上依然延续了奥迪的传统风格,最醒目的改变无疑是中控台上方的MMI多媒体显示屏,为车厢内注入了活跃的科技元素。首次应用于国产车型的第三代MMI多媒体交互系统,全新概念的硬盘式3D导航系统、全面升级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多媒体娱乐功能,使其堪称目前高档轿车中最人性化的车载多媒体系统。

打死不信 <wbr>北京市公务车6万多辆! <wbr> <wbr>(图)

 

奥迪A6L在国内行政级高级轿车中一直是销量最大的车型,A6L凭借奥迪品牌的知名度、稳重成熟的外观加上舒适的驾乘享受,得到不少商务人士的青睐。尤为重要的是奥迪A6L的排量以及价格设置都非常符合国家厅局级,副部、正部以及国家领导人用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