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所需要的人


管理企业所需要的人
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社会经济像一辆高速列车,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一路风驰电掣般驶来,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的概念是由《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于1970年倡导的,已是历史的老话题。
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述的经济产出类型。体验经济时代把体验视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提供了开启未来经济增长的钥匙,即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选择的新的竞争前景。
所谓体验经济,是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活动。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我们正从一个讲求逻辑、循序性与计算器效能的信息时代,转化为一个重视创新的感性时代——体验经济时代。未来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强调高感性与高体验,也许能给在职场拼搏的人们有所启发。
在体验经济中,企业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了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也不再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
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不再满足于生产商品(commodities),而是努力成为“舞台的提供者”(stagers)。在它们精心搭建的、炫丽的大舞台上,消费者进行着有声有色的、值得回忆的表演。在体验经济中,人们不再是简单的付出知识与体力,劳动将成为消费者自我表现以及创造体验的机会。于是,就对管理提出了新命题。
传统的管理是管事的学问,针对的是事情,如监督、命令、控制,出发点都是将事情做好。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从对事情的关注更多地转向于对人的关注,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概念,认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成就与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人,离开了人,再完美的计划、再杰出的创意都失去了意义。同样,世间一切纷繁复杂的事情与看似矛盾事物背后的根源也是人,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全球第一CEO(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我的工作就是将最好的人才放在最大的机会中,同时将金钱分配在最适当的位子上,就是这样而已。传达理念,分配资源,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再挡在他们面前。”他同时又说:“我们寻找的……是较之削弱、压抑和控制更善于鼓励、激发和唤起的各个层面的领导者。”韦尔奇不喜欢“管理”这个词。在他看来,管理这个词让人想起的全是人们对管理的负面看法,诸如“控制人、窒息人、使人处于黑暗之中”。
应该说“人本管理”较之“管事的学问”确实更先进、更科学,一个时期以来,在很大层面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本管理”中最核心的是“人”。但是,“人” 的概念还比较宽泛,还不够准确。这是因为,“人”还是一个综合体,在企业/组织中不是简单地满足有“人”,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合的人”,所谓“适合”是什么?就是人的品格与技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品格与技能。只有人品好的人,才能为自己、为家人、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就是品绩!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组织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