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无抵押贷款”骗局


  “无抵押贷款,无担保、低利息”———这样的广告在我市各地的街头电线杆上时常出现,这种贷款让一些急于融资的人看到了希望。那么,这些贷款真的可靠吗?

  从公安机关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瞄准这一可乘之机,以无抵押、无担保、低息贷款等为名进行诈骗,致使一些急需用钱且戒备心不强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今年1月份,一义乌商人被“山东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需要购买还贷卡、预交保证金等方式,分8次被骗18万多元。据公安机关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8月14日,我市各地共发各类虚假信息贷款诈骗案件52起,损失价值从几百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警方分析,此类贷款诈骗案件多发,国家限制贷款发放尤其是对一些个体私企限制发放,致使该群体只能另外寻找途径是一大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贷款诈骗团伙放贷条件宽、容易满足,仅需提供经营者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即可贷款,致使求贷者上当受骗。此外,因受利益驱使,骗子千方百计想出各类翻新手段骗钱,且犯罪成本不高但获利大,运作简单,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也是主因。

  部分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对申请人的审核控制的异常严格,收入、行业、职业、信用等普遍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很多资质较差的民众望尘莫及。费劲脑汁想着怎么骗钱的贷款骗子捕捉到了“商机”,各种打着贷款幌子的骗局信息招摇过市,成为民众潜在的贷款威胁。公安机关郑重提醒:任何办理贷款业务的部门从未开展过办理无须任何抵押的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