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定义过一个速度:20000公里/小时,我认为那是人类大同世界呈现的一项物质条件。当人类具有这样的移动距离的安全速度,人类到达地球任何一个适宜生活角落所需的时间就会落于一小时之内。人类之间在地球上的接触距离就不再受人类时间的禁锢,人类可以随便地在一天中任意选择一段时间到地球上任意一个适宜生活角落去会朋友或家人,并且还可以当天回自己的家。
很多人见到我所提出的这个速度都大为吃惊,并且还认为这恰恰是大同世界难以实现的原因,因为这一个速度本身就是难以实现的。我现在非常高兴地向大家提供一个最新的消息:从1973年到1978年,英国行星协会发起的“代达罗斯计划”就探讨过进行星际之旅的可能性。“代达罗斯计划”的研究人员还设计出一种“星际旅行太空船”,根据设计图,它重达五万吨,由核聚变能源驱动,能以12%光速的速度高速飞行。光速是30万公里/秒,12%光速就是36000公里/秒,也就是129600000公里/小时,这一速度大大大于20000公里/小时。如果把20000公里/小时称为大同速度,则星际旅行太空船的速度是大同速度的6480倍。既然人类已经设想达到星际旅行太空船速度,那么人类实现大同速度可能也就驾轻就熟了。
大同速度为什么可以定义为20000公里/小时,因为大同世界的实现实际上是人类所有个体均能熟练地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人类所有个体都能具有人类共有的习惯,人类个体全能用同一时间段共同认可的基本思维进行基本思维。。没有大同速度,人类彼此之间就不可能进行大规模频繁的接触,人类所有个体俱能熟练地使用同一种共同语言的情况就不可能实现。人类全体彼此轻松地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就不可能具备。
习惯是指个体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省时省力个体自然呈现的经常反复的动作。共同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人类所有个体都能具有人类共有的习惯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人们要不断观摩最新的符合科学生活和科学延绵的习惯,并且通过模仿和运行,日积月累,养成行为学习的结果,自然地建立起条件反射,不断巩固并臻达自动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性的和间接性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是感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的特征和联系,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大同世界中的人类所有个体均能够按大同世界的特定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抽象、综合与概括。
大同世界是人类高度的共同融入,融为一体,融为基本语言共有、基本习惯共同、基本思维一致。大同速度就是一种保证实现这一景象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