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巧言令色


  孔子历来是反对巧言令色的,所以孔子听到有人这么说,马上给予反驳。“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说的是所谓的口才根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本来也是不该有的,没有更好。“焉用佞”就是“佞有什么用呢?”。“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说的就是“总是逞口舌之能,只会招来怨恨和憎恶”。孔子对花言巧语的口舌之争总是厌恶的,这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我们喜欢那些无聊的“雄辩”吗?可是总有人以此为乐,以此为荣的玩着语言艺术。但是任何滔滔不绝的语言,都抵不上事实更有说服力。比如最近经常看到扁律师用言之着着的话语在作困兽犹斗的把戏,甚是可笑。我才知到中国话原来也可以那样说。呵呵! 真的很奇妙!真是说得比唱得好听得多了。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的面皮,不愧为特殊材料所构成的。上下唇的开合,竟然可以发出如此的声音来。的确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可是能让阿扁呆在那里,能让阿扁费尽心思的为自己强辩,难道不是进步吗?我们不妨想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某些地方,阿扁还需要那么费事吗?)提到这首诗,倒又有个问题。你认为老杜是在夸音乐好听吗? 呵呵,还是别有深意?汉语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是许多时候还是不要用语言来愚弄别人的好,泡泡吹的越大,离破裂也就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