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上市相关规则,如果股价长期低于一定的水平,将不满足上市的条件,被交易所“劝退”。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很多都处在这一垂死挣扎的边缘,股价长期不见起色,最后不得不选择无奈退出。
与其被逼退,不如主动退出,这或许是众多被私有化的中国企业的共同想法。有报道称,2011年,共有22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或者完成私有化退市。今年初以来,又有12只中概股宣布了私有化方案。对于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通过私有化全身而退或是中国企业在目前情况下的明智之举。
中国公司在海外水土不服的现象长期存在,不断地有中国公司遭到质疑。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增强实力、诚信经营毫无疑问是王道。目前,赴美上市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国内规模较小、运营能力相对较差的公司,因为达不到A股的上市标准,才不得不选择上市审查的环节较少、上市流程较快、周期较短的美国市场。但成功上市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真正问题,站稳脚跟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素质。抵御做空最重要的就是减少自身漏洞,及时披露公司的真实信息,努力做到无懈可击。
也应该看到,一些中国公司受到质疑是由于中美之间的会计制度和公司管理的差异所造成的误会。因此,这些公司在维持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还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来说服外国投资者,让精明的投资者相信一家在海外经营的公司是一家好公司,确实是一件十分费劲的事情。
资本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良好渠道,上市后的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其自身发展壮大的支持,因此对于任何一家想要不断发展的企业来说,都不会轻易放弃资本市场。对于分众传媒来说,私有化可能也并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分众传媒的下一步,或许是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有消息称,分众传媒可能寻求在内地或者香港上市。
退一步海阔天空。私有化后的中概股,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概股私有化或迎新机遇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