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曹操的爱情生活


      在新版《三国演义》里,陈建斌版曹操有很多感情戏。回顾曹操的爱情史,在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中,那绝对称得上的是另类。

 

历史典籍可以确认的,曹操妻妾共计15位,其中夫人7位,姬妾8人。15位女性中,最具传奇色彩而又彰显曹操另类爱情的有两位,一位是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一位是生了魏文帝曹丕和曹植的卞皇后。

 

曹操的这两位夫人,着实了得。丁夫人个性倔强,卞皇后出身倡家(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正是这两个女人,使得曹操的爱情生活迥异于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使曹操的个性鲜明突出,曹操的爱情出凡脱俗,颇富现代人的爱情观。

 

先说倔强的丁夫人。《三国志》虽记载不多,但所述丁夫人的个性跃然纸上。魏略曰:“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可见,这位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没有生育,这对一个女人而言是悲剧性的。因为帝王家的后室女人一生只有两个依傍,一是夫荣妻贵,二是子荣母贵。好在刘夫人(据说是丁夫人的丫鬟)早逝,所生儿子曹昂为丁夫人养大。因此,丁夫人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曹昂身上。曹昂是长子,而且深得曹操钟爱,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曹操继承人必是曹昂无疑。遗憾的是,曹昂后来战死。没有了曹昂,对丁夫人的打击太大了,于是她完全失去了贵妇人温柔娴静的秉性,常常抱怨曹操“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而且是“哭泣无节”。于是“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这些生动的描述很有意思,丁夫人的抱怨和哭闹以及曹操一怒之下将她赶回娘家,哪里像是帝王家,倒是像现代人小两口的闹别扭。这样的爱情麻辣疼发生在现代家庭毫不奇怪,可是发生在1700年前的曹操身上,就很另类了。

 

更另类的还在后面,“后太祖就见之,夫人方织,外人传云‘公至’,夫人踞机如故。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遂不应,太祖曰:‘真诀矣。’遂与绝,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这里,曹操是低三下四,丁夫人是高高在上。你可以解读为曹操惧内,也可以解读为丁夫人任性使气。这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感受,《三国演义》里那个被脸谱化为“奸雄”的曹操,其实比史上任何一个帝王将相的爱情都可爱得多,也真实得多。曹操让丁夫人“改嫁”更是千古绝有唯此一家。丁夫人睥睨帝王级夫君的个性特点也是史上罕见。

 

曹操和卞皇后的爱情也很有意思。曹操能够迎娶身为倡家的卞氏,本身就说明曹操在爱情上的“不拘一格”,这和他让丁夫人改嫁是一样的道理。可是,这位卞皇后虽然出身卑微,但见识、气度和风范却是可圈可点。

 

在曹操还未成气候时,她能和曹操共患难。因而在丁夫人出走之后成为曹操的正妻。卞夫人之子曹丕被立太子,左右长随向其道贺,她很有自知之明,“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曹操诸多失去母亲的子女,也都是由卞夫人所养。由倡到妾,由妾到妻,由妻到后,由后到太后,由太后到皇太后,虽卞后地位从极贱到极贵,但其温柔德崇的秉性不改,被曹操赞为“怒不改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这话从曹操嘴里说出来,正折射了丁、卞两位正妻的个性迥异。

 

由于丁夫人是第一正室,加之早先抚养长子曹昂,丁夫人对倡家出身当时还是小妾的卞夫人并不待见。对此,《三国志.后妃传》记载道:“初,丁夫人既为嫡,加有子修,丁视后母子不足。”但是卞夫人后来却不念旧恶,在曹操出行的时候“常四时使人馈遗,又私迎之,延以正坐而己下之,迎来送去,有如昔日。”以至于丁氏谢曰:“废放之人,夫人何能常尔邪!”丁氏死亡,还是卞夫人肯定曹操善葬。

 

从今人的观点看,丁氏那是有个性,当然也有些自私,但追求爱情的自私也不算什么大错。但是如果不是遇到了曹操这样的性情中人,恐怕丁夫人也不会善终。卞夫人那是女人中的范儿,可遇不可求的。

 

值得一提的是,别看丁氏被逐,但曹操一辈子都觉得对丁夫人有愧。在其将死的时候,还念念叨叨:“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看来,曹操确是个讲良心的人。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史实中的文治武功还是传说中奸雄多疑,抑或他的另类爱情,曹操都是充满个性的。而恰是这种个性,才使今人对曹操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