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出奇地静默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祭出了杀手锏——“出兵”克里米亚。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拿着不少好牌,但普京一出手就挑了最后的选项——“出兵”。从表面上看,俄此举似乎并不打算给自己留有退路,颇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实际上,俄罗斯的行动只是打了个擦边球,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出兵。根据1997年5月俄乌签署的《俄乌暂定黑海舰队地位条约》,俄军队在必要情况下有权进入克里米亚,以保证黑海舰队驻地的安全。显然,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仍在协议允许的框架之内,只不过将协议的有关条款用到了极致,但并未越过红线。
从目前来看,“出兵”克里米亚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额外的利益。俄罗斯选择这一干预方式,显然也反映其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已经把自己逼上了架,而且会面临更为棘手的问题。一旦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亲俄势力提出独立或并入俄罗斯的要求和主张,无论俄罗斯支持与否,都将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随着俄罗斯与欧美继续博弈,无疑将分散俄罗斯有限的战略资源,甚至可能引发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如果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处理不当,必然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长远利益造成严重冲击。克里米亚一旦独立或并入俄罗斯,可能将乌克兰彻底推向西方,至少会断送俄罗斯对乌克兰西部的影响力,普京梦寐以求的欧亚联盟可能就会落空。而且,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将跌至冰点,俄罗斯可能将陷于被西方孤立的境地,甚至不能排除直接对抗的危险。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在乌克兰问题上可能面临选边站队的尴尬局面。
要避免这种局面,就应该促使俄罗斯不鼓励和支持乌克兰亲俄力量宣布独立或要求并入俄罗斯,这客观上也要求欧美等西方国家约束乌克兰的亲欧力量,正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传统影响力和利益关切,避免作出进一步挑衅俄罗斯战略底线的行动。欧美必须为俄罗斯的政策调整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空间,让其顺水推舟作出体面的回应。
同时也应该看到,灵活、务实、趋利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中一贯的鲜明特征,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是如此。俄罗斯在其战略利益获得有效保证的情况下,实际上非常愿意与欧美等西方国家达成交易和妥协。对俄罗斯而言,也许见好就收才是明智之举,否则克里米亚就真的可能成为乌克兰局势的一个“死结”。
这样一看,普金出兵之举看似险象环生,实则仅是一招试探。乌克兰何去何从依旧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