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留下历史的记忆(4月1日)


为未来留下历史的记忆(41日)

 

关键词:回忆录  传家宝  生命轨迹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却承载了自己以及后世子孙的情感。每个老人都希望后世铭记自己的辉煌,汲取自己的教训,分享自己的智慧,珍惜自己的遗产。

剥离时代的印记之后,每个人都成为单纯地存在的普通人;没有了亲人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使取得了再辉煌的成就,都会有孤独落寞的感受;也只有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需要,才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

 

让每个老人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回忆录,并传给后人,这个需求在都市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在进行市场挖掘,满足相应的需求。每本有百页,除了一个个故事,还包含大量图片。通过录音整理、加工润色采编创作为普通人出书修谱,传承生命的辉煌,记录生命的轨迹,留下情感的纽带。

北京有一家回忆久久文化公司首创“三千元五十本起个人、家族订制型自费出书”模式,公司成立一年多之内,为顾客制作了300多本回忆录。四年的时间里编辑个人文集自传、家史家谱两千余种同时提供文秘、创作服务,提供个人、家族电子相册、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服务

除了回忆久久,为普通人写传记的公司还有时代铭语、忆步文化、蔚蓝文化、东方志联等,这些公司平均每个月能代写5本回忆录。

 

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一本回忆录的制作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开始做访谈之前,首先要填写一张固定模板的简历,包括老人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然后深入挖掘通过老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分析推敲老人在哪一段历史事件中可能会有牵涉,哪些历史事件可能对他有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制作出一份比较详细的采访提纲。

一本回忆录通常要采访24次,每次24小时不等,访谈必须录音。结束后再由速记员将音频资料转换成文字资料,然后由专业的编辑进行加工、润色,形成初稿。此时,这本书的主人公会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回忆录,经过仔细阅读,老人会对内容和文字做一些修改。之后编辑再按照公开出版物的规定进行严格的三审三校。

一般来说,一本回忆录的制作需要一到四个月,价格在1万到5万元之间,根据字数和版式的不同而变化。

 

从市场价值讲,小人物或者说普通大众的个人传记或回忆录,如果要出版的话,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对出版社来说经济价值也不大。

从理性严谨的学术角度,以及从冷冰冰的市场角度,个人回忆录都有可能会存在弊端,比如老人的记忆都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的,在主观上难免出现倾向性,在客观上也可能会出现史实错误。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普通人的经历基本上无法出现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但小人物的回忆录对于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有积极的作用。

在贾春宝看来,让每个老人都能留下自己的回忆录,让每个中年人都能用文字与音频、视频与图片的形式记录下自己长辈曾经的辉煌,为自己的后代留下来自前辈的精神食粮,自己先辈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以及思想成果。

 

让这个时代能用更崇敬的眼光与心情去注视那些走到暮年的老人们,不仅能让老人们得到孤芳自赏的心理慰藉,而且让主流价值观之中更多地融入成熟稳重、责任使命之类的因素。

为普通老人写回忆录并不单纯是一件生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单纯将学校与社区结合,就会产生很多资源与机会。具有情感维系与社会教化的功能,更具有传统美德的教育传承的社会意义。

 

走到暮年的人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管是淡然落寞,还是激情澎湃,虽然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但即使难以言表,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情感,对于有血缘亲情的人而言,那种价值是不同的。

就如那句话所说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就是事故”,一次手术在专业的医生看来是工作,在不相关的人看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家庭成员看来是一种负担,在当事人看来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不管是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这样的城市,还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之外的国家与地区,人性之中都会包括通过自己的手把家族的荣耀与精髓传承下去,总是会有人会怀念,把自己跟这个城市已经过去的时代建立联系这样的期待。让自己能留给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不是被当作垃圾而是被某些人珍惜并收藏的东西。

 

我们无法想像我们的先人,那些已经作古的人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们的情感寄托;我们也无法想像,在我们过世之后,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的生命成果,我们的后代到底觉得我们所留下的是垃圾还是精华,是值得慢慢品读还是不值一提。

越长大越孤单,越成熟越稳健,所经历的越是丰富就越是会有所忌惮,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绝大部分时候还是珍惜生命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停留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情愿的。

让更多的老人在离开世界的时候不留遗憾,让留下来的人能有更多的念想,慢慢体会自己的先人所留下的意义与价值,这或许是编修个人回忆录之中最为质朴的意义了。

即使我们已经对生命充满了厌倦与无奈,即使我们已经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痛苦不堪,我们都被要求坚强地活下去。因为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会感觉孤单的恰恰是那些留下来的人,因为TA们或者由于没能将往生的人多尽力挽留一刻,而承受各种指责。

 

生命不仅仅是从起点到终点,不仅仅是麻木与负担,不是消耗过多资源,而让自己的感官与身体得到虚荣的光环与满足那么简单,更多的时间是用来独处,不去无理性地追随,而更多的在于得到独特的感受,并将那种感受作为财富与别人分享的。

我们也不是要在后世的思想与情感之中赖着不走,而是基于责任与使命的不舍,但就如退休制度一样,只有腾出空间让出位置,才会把机会留给别人。毕竟越是临近离开的时候,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就越是充满感情与留恋的,留一些给未来,让别人对你有所牵挂,也会取得让自己释然的效果。

 

贾春宝

201441日星期二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