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从严治部”成为“新常态”
“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十三五”规划落地生效的重要保障。选人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组织人事部门作风不正、不按规矩与原则办事,也就难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拔好、教育好、使用好、管理好干部。在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整顿吏治腐败,当然不能忘了整治组织系统与组工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从严治党,重在从严治吏,关键在从严治部。
知耻而后勇。众所周知,山西省一段时期以来,“老虎”、“苍蝇”不断,腐败窝案串案、大案要案屡屡发生,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害。痛定思痛。在坚决“打虎”“拍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山西组织系统开展“甄别处理一批、调整退出一批和掌握使用一批”干部工作,认真开展“六查”:查档案、查个人事项报告、查民意、查业绩、查线索、查案件,掌握组工干部队伍基本情况。省委组织部就“从严治部”工作分别约谈了11个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11个工作组先后约谈了83名县(市、区)委组织部长,并排查处理了一批问题组工干部。面对严重吏治腐败问题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山西省委组织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从严治部”,清理整顿组工队伍,体现了“清理门户”的政治自觉,也为全国组织系统放出了样子。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组工干部,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其自身素质、工作能力、作风表现,当然必须比一般干部要求更高、更严。一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干部“带病提拔”等不正之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组工干部在坚持原则、从严从实考察干部等方面做得不够。零容忍,才能零腐败。对于有问题的干部不能纵容,对于有问题的组工干部更不能漠视。各级组织部门要从严排查处理组工干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不遵守中央八项规定顶风违纪的;在干部工作中跑风漏气、弄虚作假,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联系和引见有关人员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本人档案造假的;帮助他人档案造假的;为他人调动提供假手续的等。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通过问题的排查与整治,使“从严治部”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沦为过场。
群雁高飞头雁领。从严治党,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治部,更要牢牢抓住组织部长这个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能不能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能不能在常委会上敢于直言、秉公用权,是防止和避免在干部选任上出现“少数人说了算”甚至“一人说了算”的重要因素。另外,部风正不正、组工干部能否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也与组织部长的带头带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各级各地必须切实加强对组织部长的选任、教育、管理、使用,要让组织部长真正成为替干部选任把好关、守好门的“铁将军”。要加大对不履职不尽责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的问责处理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组织部长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把公道正派作为自己以及组织部门的生命线,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资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组织部门的干部作风建设,更是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天下之事必作于细成于严。“从严治部”是组织系统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导向,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转变作风、纯洁队伍,并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两为”专项整治,使“从严从实”成为组织工作尤其是干部工作的“新常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与干部支撑。
(倪洋军)
让“从严治部”成为“新常态”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