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崔永元班门弄斧转基因13


 

评崔永元班门弄斧转基因13

2015-04-17  来源:大河健康报



    
网传崔永元201412月中旬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转基因演讲稿,朋友圈也转发崔永元的长微信,题目都是《班门弄斧转基因》。此题怎解?可否理解为转基因科学门前弄斧?可是他的斧头砍的却是转基因。适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转基因科普,那就给反对转基因、怀疑转基因、不懂转基因的人群科普科普吧。

  本报评论员 康平

  崔永元坚持认为:转基因有风险,科学界有争论。很多人也这样认为,一些科学家、一些政府官员也都这样认为。这使得转基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而公众不知谁有理。要科普转基因,必须把风险争论这两个关键词解释清楚。

  风险,首先是指环保风险。环保法,德国立法最早,奉行预防原则,核心理念是:工业和工程,将来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先做预测和评估,不必强调科学证据,没有科学证据也要预防。这个预防原则被全世界所遵循。这个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害,就是风险,风险是可能性,不是现实。转基因兴起以后,环保人士尤其是极端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个预防原则也适合预防转基因生态污染。可是,转基因作物在全世界已种了近二十年,现在达到二十几亿亩,生态并未污染。但是,极端环保主义者认为,生态污染的风险是存在的。

  风险,其次是指食品风险。美国转基因起步早、推广快、应用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奉行实质等同原则,核心理念是:转基因食品只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就是无害的;预测和评估,不能代替科学证据,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它有害,那么就应当认为它无害。事实正是如此,近二十年来,无数次实验室数据,几十亿人吃转基因食品,都证明了转基因无害。但是,极端环保主义者坚持认为,转基因食品也存在着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总之,风险论无证据,其实就是莫须有无害论有证据,证明转基因是安全的。

  接着说争论。说科学界有争论,是大而化之,科学界范围很大,任何一点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归属于科学界。具体地说:在操作研究转基因的遗传学界、分子生物学界、育种界,对转基因是没有争论的;在不搞转基因的生态学界、环保学界,有极少数科学家是反对转基因的;在社会科学界,激进的、极端的环保主义者反对转基因更激烈。基本上可以这样看:转基因之争,不是科学之争,而是极端环保主义与科学之争;科学之争总会有个结果,而主义与科学之争不会有结果;科学是恒久延续的,而主义具有时代性,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义,必将被新的时代所抛弃。

原文网址
http://www.kaixian.tv/gd/2015/0417/35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