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课第6天日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标准班B2财富课日记第6天

 

题记:财富思维--记住,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个体唯一有可能超越组织,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时代,财富,就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人生思维--社会变迁之下,需要看懂人性的演变,剥离我们身上存在的劣根性,我们首次可以脱离组织独自生存,小国寡民也许是最佳生存模式。

教育思维--自媒体时代,还让孩子走前30年的老路,破坏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就是在帮助孩子变穷光蛋。

一、财富思维

我们生活在网络社会,网络正在对各行各业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信息的便利,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直接对话变为可能,去中间层的解构,使得个体获得一个机会,使得他可以不借助中间层组织的力量,一个人完成之前必须借助组织才能完成的事情。这是对个体能力的极大激发和释放。要知道在农业社会人是依附于家族的,工业社会,是依附于组织的,只有在这个网络社会,人这个个体首次可以超越组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逻辑思维的罗胖,他不必借助任何组织和政府,只要自己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就可以推销和出售他的思想,为自己获利;一个医学专家,也可以不必借助医院,自己开办一个网络诊所,获得远超医院工资的收入;一个有思想的学者,如果他真有学富五车的本领,他完全可以自己办一所大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招生,而讲课可以采取足不出户的形式,网上授课就可以传播他的思想;校长的财富课,当然也不用四处打广告,也不用委托什么机构承办,我们在群内闻风而动,只要告诉我们一个时间节点,五湖四海的人就会自动聚集到校长的身边。

这里只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是否真的有本事,有多少人认可你,你是世界的中心,是关注的焦点,如果你想赚钱,那财富不在别处,就在你的身上。

这就是互联网的威力,它对许多传统行业的颠覆是革命性的,甚至略显残酷。教师这一行业受网络课堂的冲击,将来会逐渐消退,而小众精英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将兴起;自媒体的兴起对平面媒体造成冲击;网络购物对零售业带来冲击;汽车、医疗、公务员、餐饮、资源类企业都不能幸免,退出市场或变革只是时间问题。

这些实体行业的危机,同时也伴随着机遇,让我们选择实业创业时要注意甄别,防止落入陷阱。大城市的空心化在未来20以后会逐渐形成,因此最佳的创业机会在那些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良好、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小城市。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小城市,实业投资的风险系数也大于金融投资。金融投资具有资金少、门槛低、工作时间短、无拖欠工资、无吃拿卡要、不易露富、有时间修心、有自由身、转行迅速、避免私人借贷尴尬的好处。实业可能让你亏到负数,金融控制好杠杆则最低亏到零。但我们要注意用金融的眼光做实业,用实业的眼光做金融。别乱去炒股,要以老板的心态对待你买入的股票,买入和卖出要有你的理由。

二、人生思维

农业时代我们被禁锢于土地之上,养成我们固执,对内拉帮结派,对外缺乏交流沟通的性格特征。也养成了吃吃喝喝,好斗而不重视教育(是好的庄稼把式就行)的风气,仅存的教育也不是让人思考人性及如何做人的教育,而是儒家维稳、老实做人的假教育。这种教育的流弊,一直贯穿到上世纪的70年代,即便西方工业文明带有侵略性质的强势也不能将其唤醒。

这种生活方式至今也在影响我们,结婚宴请混脸熟、凑份子,春节聚会没有思想的交流碰撞,大吃大喝拼酒量。

上世纪的后30年,我们开始学习德国工业时代训练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的教育模式,引入知识和技术教育,我们还是没有认识到作为人的重要性,上班下班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人被禁锢于工厂之中,城市之内。

当今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可以不用按部就班的学习和工作,因为财富源头的变迁,使得那种沉闷的生活不仅禁锢人们的身体,更禁锢人们的心灵。网络时代使得我们首次可以脱离组织去独自获取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获取超越组织所能给予的财富,我们不必依附工厂、机构和大城市,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想要居住的场所、想要接触的人,有共同生活意愿、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迸发出超越组织的能量和活力,小国寡民时代即将到来,这也许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最佳生存模式。

三、教育思维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机器,使得他长大后有能力和机会去选择如何有尊严的活着。教育的重点也在于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显然,这是我们当前脱胎于培养产业工人的体质教育所不能给予的。

君子不器,显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胜任许多行业,或者说能胜任他自己所想从事的工作。这不是一张文凭所能保证的,现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你如果能服务社会、成就他人,你就可以成功。这种服务的能力取决于你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这样你才能被别人接受,才有服务他人的机会。

我们不能让孩子再去重复我们走过的老路,那样是培养他当穷光蛋的模式,我们应该看清网络时代把机会给予每一个个体这样最鲜明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孩子保持他们创造的天性,培养他们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提升他们符合互联网分享和服务思维的精神品质,为未来服务社会,适应网络化生存做好准备。

作者:尹志尧

 

 

分享到朋友圈


心明教育:专注新教育成长,传播新财富观念,致力于实现心灵和财富自由

 

快速关注: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