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联储加息,一直是国际市场十分关注焦点,但是在美联储4月份议息会议之后,市场一直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的机会接近零,7月份加息的概率也低于20%,所以,国际上的资金又重返风险资产及货币,新兴市场的货币升值、股市指数上升。
但是,踏入5月,不仅美联储官员陆续向外发言,说市场低估今年6、7月加息的可能。而且美国4月通货膨胀按月升0。4%,是3年以来最强升势,而核心通货膨胀率按年升至2。1%,已经达美联储通货膨胀目标,市场这才认真地看待美联储6月加息的可能性,由原先估计加息机会只有4%,大升至15%,7月加息可能则由19。8%升至33。2%。上个星期三晚公布的美联储备4月议息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成员认为如果美国数据许可,6月会议可能考虑加息,这令市场估计6月加息机会进一步升至33。8%,7月加息机会更超过一半,升至55。9%。
从美联储4月会议记录的内容来看,明确地显示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的成员担心,市场低估了美联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美联储官员希望纠正这种误解,方式包括详细列明可能支持最早在6月加息的条件。
这意味着美联储预料美国劳动力市场会继续增强,从而改善中期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前景。美联储官员也乐见最近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风险下降,而美国及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改善,也强化美国经济本身的前景。当然下个月英国脱欧风险是美联储不得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尽管美联储整个决策的思路与以往有很大改变,这不仅表现为鸽派占主导,而且在长期依赖非传统货币政工具之后,美联储的决策往往会把全球市场因素也考虑在内,这也使得美联储加息的扳机很难扣下。不过,就目前的市场形势及美联储官员的言论来看,近一两个月扣下加息的扳机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整个国际市场都在对此反映强烈,但中国市场则比较麻木。
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或正常化不仅在于扣动加息的扳机,更重要的是美联储正在计划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减持手上国债与按揭抵押证券(MBS)。如果美联储这个计划实施,也就意味美联储货币政策真正的紧缩,从而让市场流动性收紧。在这种情况下,它将推高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其影响可能比加息还要大。如果整个金融市场利率全面上升,不仅会让长达8年的美国股市牛市结束,也会让美国债券市场及汇市造成巨大冲击,美元的强势又开始抬头。这也就是为何近日来美联储官员相继发表利率鹰派言论原因所在。因为这些言论表面上是让美联储扣下加息扳机,实际上是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计划做准备。
因为,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连续实施多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及按揭贷款证券,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并以此造就了一个长达8年美国股市的牛市。不过,这也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2009年不到1万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15年底4万5千亿美元。因此,缩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应该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要部分。
虽然现在美联储早已停止入市买债与调高联邦基金利率,但这不算是真正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行动。而一旦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即在市场出售手上国债与按揭抵押证券等资产,回收早前在市场放出的流动资金,估计这才算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最为重要的部分。
美联储日前发表声明,将在5月25日与6月1日分别进行两次小规模的卖债计划,总额不到1。5亿美元。美联储特别强调此举并非代表货币政策正常化,或仅是以此来试市场对美联储该政策的反映。如果市场能够接受,估计美联储会加大卖债计划。如果市场反映强烈,美联储的卖债行动可能会更为谨慎。
不过,美联储的这种意向早就会世界各国央行所关注,今年以来,在美联储启动卖债计划之前,各国央行早就闻风而动,并正在大手减持美国国债,其总额达到1230亿美元,抢1978年来减持美国国债最快记录。
可以说,即使是美联储扣下加息将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影响,那么美联储缩减债务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估计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会更大,它将全面冲击美国及全球市场。国内投资者不得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