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的水解酸化法是指不溶性大分子物质在水解酶的作用下, 分解为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 再被发酵细菌摄入细胞内, 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 转化成各种有机酸, 然后产氢、产乙酸菌将其进一步转化成乙酸和氢的过程。实际用于含油废水的水解酸化法中, 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水解菌的作用下, 发生开环裂解或断链, 最终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减少了后续处理的负荷。根据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生长状态, 水解酸化反应器可分为悬浮式反应器、接触式反应器、复合式反应器。裘湛等通过实验采用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缺氧段各工况的出水 COD 均能达到《国家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50- 1983) 第一级I类标准。王新刚等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盐含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 水解酸化可将废水可生化性提高 10.2%; 进水盐质量浓度为 12~ 18 g/ L 时, 系统对 COD Cr 的去除率达到84.5%, 油的去除率达到 88.4% 。
化学氧化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 用化学氧化剂( 如臭氧、Fenton 等) 将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氧化成微毒、无毒物质, 使之稳定化或转化成易与水分离的形态, 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在化学氧化法中,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快速、高效的优点, 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些用其他方不能有效除去的污染物,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能够处理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其原理是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在超临界水中氧化分解为 CO 2 , H 2 O 等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王亮等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了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表明,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