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一定已经习惯了不带现金出门,那你有没有想到有一天出门也不用打身份证呢?就在12月25日,全国第一张微信身份证“网证”在广东签发,有了这张“网证”,仅凭手机就可以办理政务、住宿、车票等业务啦!没错,你没有听错,以后无论出多远的门,真的只带一部手机就够了。
据了解,此款微信身份证是由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腾讯、建设银行等10余家单位发起的“微警云联盟”签发的,目前在广东省先行试点,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所谓的“网证”就是身份证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推出的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作为与实体身份证芯片唯一对应的电子文件,“网证”可以应用于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住酒店、坐高铁等众多要求实名制的应用场景,也就是说曾经困扰人们忘带身份证、“证明自己”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依靠“网证”提供的国家法定证件级身份认证服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证明“我就是我”。
根据公安部透露,目前微信网络身份证共有黑白普通版和彩色升级版两种规格,相较于黑白普通版只能用于住酒店、上网登记等基本的便民出行服务,彩色升级版具备了更多像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强大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仅办理黑白普通版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生活出行了。另外,因为“网证”是由AI系统针对用户身份信息、人像、证件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进行比对成功后才开通的,所以其安全保障十分可靠,在绑定相关信息后,几乎不存在被仿冒可能。而为了防止手机丢失而造成的“网证”丢失,“网证”还专门设置了自动删除功能,一旦在其他手机上登陆微信,原手机微信上的“网证”就会自动删除。
虽然“网证”还未全国实行,但是仍让我们感受到了未来便捷生活的美好,不过最近央行下发的一则规范或许会让想象中的便捷大打折扣。日前,央行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该规范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规范中要求,支付机构只有取得相关的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才能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技术的付款服务,另在支付额度上将进行分级管理,并设定了微信单日支付不得超过500元的上限。虽然这对平时的小额扫码支付没有影响,但是对于用户出行、住酒店等消费偏高的情况仍然有所限制。
刚想着终于能拿着手机走天涯,万万没想到立马就被央行“限制”了想象。不过话说回来,“条码规范”的印发也是安全起见,毕竟在条码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其业务风险与安全保障均存在不少问题,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的规范治理,对于我们来说,即便牺牲一点自由、便捷,也比失去钱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