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创网:“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出自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所属的星火变电所,这是当年的星火人所信奉的团队价值观与精神。意义也不难理解:前半句即大家聚在一起时,要齐心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而后半句有两种解读:一是如果人心散了,那么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各自为阵,光亮暗淡;二是即使分散了,也要像满天星斗一样,闪烁着自己的光辉,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如果说商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那么商场无疑也是人性最大的放大镜。小创身处的创业圈,更是把商场中人性的善与恶,放大到了极致。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因为各种原因而新组建起的团队;每一天,也都有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崩离析的公司。企创网当初之所以会开设商业、创业媒体,也正是看到了这个行业中每日里都在上演着令人唏嘘的人性大剧,所以想更好地记录它们,解读它们,以求为后来者做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所用。
近两天,小创朋友所在的一家创业公司,正在经历着分家风波。作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朋友把始末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我,一方面是寻求我对于未来两家公司的发展和看法,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了我用以商业案例分析的素材。所以,今天小创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会如此之短,从它们创办之初的动机和价值观上,是不是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小创朋友所在的这家创业公司,自创办至今其实还不足三年。股东一共是三个人,但分成两拨:一边是主要出钱的大股东,一边是主要带团队、电话销售出身的一对夫妻小股东。公司本身不自主开发产品,基本上就是靠代理别家大公司的企业服务项目,做纯粹的电话销售公司。在最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所选择产品本身和团队磨合两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未能真正实现盈利,只能说是在艰难摸索阶段。直到一年前的时候,公司更换了一次代理的产品,才逐渐走上了开始盈利的正向通道。
按照常理说,公司找对了发展方向,也就是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企业上升期的门槛,正是应该齐心合力,扩充团队,完善制度,提升效率的时候。但偏偏是在这个时候,两拨股东却闹起了矛盾,搞起了分家。由于是纯粹的销售公司,所以对于该公司而言,最宝贵的资产其实就是销售团队了。分家之时,该公司总人数大约50人左右,分成了7个小组,分别是5个销售组,1个增值组(老客户二次销售),1个客服组。
平日里公司的运作模式,是投钱最多的大股东一般不负责具体事务,只关注下每月和季度的业绩情况;夫妻小股东,由于是销售出身,所以负责公司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尤其是负责公司产品的培训,团队的建设。所以从某种角度说,销售团队这块,基本上是由这对夫妻小股东一手培植起来的。所以在进行分家时,夫妻小股东带走了4个销售组,只留下了1个销售组给原来的大股东这边。更关键的是,带走的这4个销售组,是平日里销售业绩较好的部分,留下的则是业绩一般的部分。
小创今天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正是因为,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寿命短暂的根源——聚是钱迷眼,散是两败伤。一家企业,或者说一个团队人心之所以能够聚集,主要靠的是这家企业所秉承的价值观和愿景。比如说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比如说腾讯的价值观是用户体验第一等等。又比如我们再把眼光放的更远些,当年红军为什么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众志成城,最终还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胜利,因为当年红军的价值观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这样的价值观,自然是生而为人最崇高无上的理想和追求了。
而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往往只有一个——钱。为什么要创业呢?因为想赚更多钱;为什么要合伙呢,因为单自己的话启动资金少,赚钱慢;为什么要分家呢,因为觉得分钱不均,自己拿钱少了。归根结底,无论是聚也罢,散也罢,一切都仅仅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而利益,在人性面前,从来都是脆弱不堪的。
还是以朋友所在的这家创业公司为例,大股东出钱,小股东出人出力出技术,其实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最常见的团队模式。在团队还未实现盈利的时候,出人出力的这一方,往往还要依靠着出钱的大股东这边苦哈哈熬着,所以钱虽然没赚到,但是看上去大家还是一派欣欣向荣、团结一心的。而一旦公司见着钱了,那往往出人出力这一方心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了——我们每天在公司里费心费力带团队,搞业绩,而他只不过是当初公司创办时多出了些钱罢了,凭什么分钱时他拿得多,而我却拿得少?而核心团队成员但凡动了不平之心,那团队的分崩离析,就将是极难挽回的定局。
当然,话说回来,分家有时候并非是坏事。比如当公司两个团队实力都很强,但是只是对发展方向和理念不同的话,那么分家之后,效率提高的几率更大。那朋友的这家公司,分家之后最有可能发生怎样的发展呢?要判断这件事,首先要弄清楚几个前提:
一、公司产品:由于是纯销售型公司,所以无论是分家前还是分家后,两边的产品都只会是代理。而且按照当下刚刚有所盈利的情况,分家之后,两家继续代理同一产品的概率很大。这样一来,两家将变成竞争关系,进一步影响市场空间。
按照一般公司的发展路径,如果公司发展顺利,那么较大可能会开始尝试自主开发产品。毕竟代理产品这条路,无论是主动权、利润率还是后续发展空间,都将是极为有限的。但是在原本就并不强大的团队经过再次分家后,毋庸置疑,自主开发产品的计划,只能被无限期延后。
二、团队情况:首先小创要申明一点,在我所研究分析的成百上千家真正成功企业中,还没有任何一家是“夫妻店”模式。这种极为低效率和落后的商业模式,失败的案例倒是非常多见,比如当当,原本在电子商务领域天时地利占尽,但最后最发展成不断被边缘化的单一图书品类电商,根源就在于夫妻店的管理模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分裂的团队,价值观方面注定是利益至上,金钱至上。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业绩持续上升,那么团队就有可能因为利益分配再次分裂;而如果业绩出现下滑,那么团队恐怕就直接会分崩离析。
而选择留下的这一支团队呢?其实情况也真心好不到哪去。由于大股东平日里基本不管理公司内部的具体工作,所以对于公司的产品和团队都谈不上特别熟悉。作为一家纯销售型公司,在核心的销售团队被釜底抽薪后,留下的只剩下残兵游勇。或许凭借之前的一些老客户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产品方面呢?重组团队在同一领域和分家出去的另一家公司争抢市场?不智;改换产品重头再来?依照目前刚刚伤筋动骨后的团队情况,更是不智。
从某种角度说,分家之后,无论哪一边的员工,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被利益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分道扬镳小老板的牺牲品。为钱而聚,终究为钱而散。中国多数中小企业的病根所在,即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一如太平天国起义的速起速亡——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