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没有上过公立学校的窦好好,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考试,自然也没有被分数困扰过。但她在晋级托管的学习并未停止过,只不过是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而已。从三岁开始上晋级托管,如今四年半过去了,学习效果到底怎么样?
 
  今年6月底,公办学校期末考试结束以后,我无意中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套小学语文、数学的空白试卷。好好一直在学习公办学校的教材,跟同龄人保持同步,略有超前,如今学到了三年级上学期。
 
  “给你找一套二年级的语文、数学试卷,让你考试一次,怎么样?”我试探道。“好啊!”她非常高兴,不停地追问“啥时候考试啊”。没有承受过分数的压力,也就无从享受分数带来的快乐。适当考试,原来孩子并不反感,因为可以享受分数带来的快乐。
 
  现在就考。我下载了试卷,利用中午回家午饭过后的时间,开始让好好考试。语文和数学,都是60分钟考试时间,满分100分。好好是个急性子,加上没有考试经验,不知道什么叫检查,只用了不到40分钟就交卷了。考完语文考数学,中间也没停歇。监考很正规,严格实行闭卷考试,收卷之后,不再做任何改动。接着,我把两份试卷交给一位老师帮忙阅卷。成绩很快出来了:语文74分(后发现一道题漏改,应为80分),数学78.5分。
 
  这个分数应该算不上优秀,甚至是比较差的。当我在想窦好好看到这个成绩会是什么心情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忧虑是多余的,因为她对分数也没有概念。她捧着试卷,脸上露出欣喜,毕竟,这是她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得到分数啊!
 
  分数,究竟代表什么呢?代表对文化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代表一定时间段内应答各种书面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考学生而言,分数高低代表着能不能走进一所好大学。可是,分数高了,能考进一所好大学又如何呢?新闻里报道,一个高考结束的准大学生,被电信诈骗骗走了9900元,心脏骤停,猝死了;仅仅隔了两天,又一个男生也是高考结束,被骗走2000元,也心脏骤停了。读了十几年书,却被市面上、网络上、新闻里很常见的诈骗手段,轻而易举地将钱骗走;被骗也就骗了吧,心理承受能力却如此脆弱,弱不禁风,竟然接连丢了性命。这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典型的高分低能。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经历风雨,如何养家糊口,如何报效祖国?
 
  说远了。分数,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有什么意义呢?文化课成绩不好,但有可能别的方面有特长。这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下一次可能会好。小学考试成绩不好,不代表初中、高中成绩就不好。小学生的分数,完全可以当做打电子游戏里的得分一样,权当哈哈一笑而过。但事实上,很多小学生家长太在意孩子的成绩,分数高了,欢喜,奖励;分数低了,批评,责骂。你可能会说,分数没考好,公办学校老师会批评,在别的家长面前会没面子。不管孩子分数高低,他(他)永远是你的孩子,只能是你的孩子,不会是老师的孩子,也不会是别的家长的孩子。你不必在意老师的脸色,更不必看别的孩子的成绩。正是持有错误观念的家长多了,才使得一个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步步“堕落”为碌碌无为的成人。你一定要无可救药地自信,你的孩子,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孩子,不管分数高低,因为,你们的关系无法更改,孩子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说到底,其实还是个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分数高低如果不能代表好孩子、差孩子,那么什么能够代表呢?我想,评价一个孩子,应该看四个字:做人,做事。所谓做人好,是指你的孩子对别人好,别人也对他(她)好,他(她)的身边总有一圈人,他(她)从不会去害人,别人自然也不会害他(她),当他(她)遇到困难的时候,身边人愿意帮助他(她);他(她)对所有的人都好,对父母当然也会好,也就是孝顺,这样当父母的晚年幸福,死而无憾。所谓做事好,是指有生存能力和赚钱能力,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如果能力更强还能养活一下别人,包括父母。孩子将来做人好、做事好,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就和骄傲。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和孩子的考试分数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没有。
 
  我对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数,持上述观点,对所有来晋级教育学习的孩子,也都抱着这样的态度。晋级教育反对以提高考试成绩为己任,从来不承诺提分(初高中学生一对一辅导除外),倡导学中玩、玩中学的快乐学习理念,重点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办野外大课堂、亲子运动会、好习惯特训营等一系列活动,开发孩子良好的情商、智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无数次站在专家报告会的讲台上大声宣布——
 
  晋级,将学中玩、玩中学进行到底,让每朵花自然绽放,我们来倾听花开的声音!